我叫秦軍,出生在中國的北方城市天津,18歲以前就從沒離開過這座城市,算是這裡最最平常的普通人了。
18歲那年我高三,正面臨著大人口中所謂的人生轉折點,高考!
九幾年時,能不能考上大學,那可是我所有同齡人家庭中最重大的事情了。那可真是孩子急家長更急,全體動員點燈熬油,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通宵達旦複習,就為了不讓孩子輸在那該死的起跑線上。
相比起高考前全國備戰般的緊張氣氛,我算是個特例,家裡沒人逼我苦讀,只告訴我盡力就好。
開始我以為是家裡人豁達,後來才知道原來對我已早有安排。
我爺爺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受爺爺的影響,我爸也進了部隊,一待都是大半輩子。在他們的概念中,好男兒就該去當兵,所以連問都沒問過我,我爸就決定只要我一滿18歲,就把我送進部隊去。
那時我剛搞定隔壁班的班花,每天出雙入對正膩乎呢,身邊還圍繞著一幫一起打架,一起喝酒的好兄弟。這種逍遙日子過得正快活,忽然聽我爸說要讓我去參軍,我哪裡肯從,於是開始百般耍賴。
可我爸這軍人作風說一不二,他一瞪眼我還真發怵。因為從小到大我可沒少挨他的打,我爸那脾氣一上來,抄起什麼都往我身上招呼。最誇張的是有一次他實在沒找到順手傢伙,結果直接上嘴就咬,完全是抗日時跟鬼子拼命的勁頭,到現在我胳膊上還有模糊的齒痕呢。
在這件事上,我媽選擇支援我爸,因為她反對也是無效。私下裡我好幾次都聽到我媽埋怨我爸,說他沒必要非讓我去參軍。我爸每次都不吭聲,只有一次,我聽到他無奈的說了一句:“我也捨不得兒子呀!”
其實我對參軍並不反感,關鍵是和平年代去當兵,我總覺得有點英雄無用武之地。
比起當兵,我倒是對警察職業更加嚮往。不過就我這學習成績,乾脆算了,不提也罷。
既然我爸獨斷專權,我索性就開始發動群眾。七大姑八大姨的,只要見了面,我就向她們抱怨當兵的苦,以及捨不得我媽和她們這些看著我長大的親人們。
說到動情處,我還要灑下幾滴男兒淚。那時口袋裡常備的必需品,除了鑰匙、錢包,就是眼藥水。
結果全家人開始給我爸做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誰知我爸給她們來了個沉默是金,從那以後乾脆就不帶我串親戚了。
看我爸如此頑固,我也是被逼得沒招了,當時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居然讓我那位班花女友去向我爸說情。
一個十七八的大姑娘,坐我家裡對著我爸媽說什麼這輩子就要和我在一起,我走了她沒法活,還哭得梨花帶雨泣不成聲,可想而知我爸媽的臉當時有多黑了。
結果連飯都沒讓人家吃,就被我爸給請了出去,然後老兩口足足審了我一夜,非讓我交代把人家姑娘怎麼了,任憑我怎麼解釋就是不信。
轉天我爸就拎著我去了學校,受我連累,學校把那女孩的家長給請來了解情況。從那天以後,那位班花見我如避蛇蠍。
那時年輕不懂什麼感情,懵懵懂懂在一起就是為了好玩。結果在我和班花分開的第三天,我就聽說她有了新男友。
我倒是沒什麼,我那幫哥們卻非要請我喝酒,說是為我的心靈療傷。吃到半截我提起我爸非讓我當兵的事情,還說為了和我爸對抗,這可真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我們這群人裡平時就屬我餿主意多,見我都沒了辦法,他們也就更想不出什麼好主意來。
沒過多久等高考一結束,徵兵工作也跟著開始了。
在我爸的安排下,我報名,體檢,政審,一連串的入伍程式。而我卻很不走運,居然每項都合格,讓我直接回家等入伍通知書了。
事已至此成定局,我只能接受,臨走前一夜,我和這幫好兄弟聚在一起,喝了一頓告別酒。
第二天一早,在父母依依不捨的送別下,我打車去了火車站。本來我媽要送我的,可我爸堅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