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有客來訪。
當時小道士剛從通玄觀中返回,見太清院門口有一頂官轎,並數個男僕,一時只懷疑自己走錯了地方。
我去,自己在臨安可不認得幾人,竟有人前來拜訪?竟還敢來這鬼宅?
進門後,小道士看正堂中端坐著一中年男子。但見他生得極是高大,相貌頗是威武,而威武中卻又帶著幾分儒雅之氣,竟是一個極難得的偉丈夫。
一見小道士,那人笑道“某,楊次山”,說著捻鬚微笑,只等小道士“納頭便拜”。
小道士卻不知所以,只是一拱手:“楊大人光臨寒舍,真真是蓬蓽生輝啊。”
楊次山愕然,然後失笑:“小神仙就是小神仙,果真對凡塵中的榮華富貴不屑一顧。如此高風亮節,某佩服!”
然後他提醒道:“某是楊後的兄長,忝居當朝大尉。你妻柔靜縣主是楊後的義女,你我自是一家人,你可稱某一聲‘舅丈人’。”
小道士恍然大悟,鄭重上前行禮,叫了聲“舅丈人”。
楊大尉受了一禮,笑道:“沒想到,某的甥女婿,竟是臨安城中無人不知的小神仙,這真是我楊家的大幸啊!”
小道士羞澀了:“在自家人面前,姊妹婿不敢誑言,晚輩道行是有幾分,但卻絕不敢自稱神仙。”
楊大尉搖頭:“敢將這臨安城中大名鼎鼎的鬼宅當成了安樂窩,甥女婿自然是神仙中人。”
小道士回道:“明知是鬼宅,還敢進來,舅丈人果非常人。”
楊大尉笑道:“實不相瞞,再晚一會,甥女婿若還不回來,某就要打道回府,等明日再來。”
這話一說,兩人相視大笑。
小道士心中暗贊:這天上掉下來的舅丈人不止相貌魁梧,更是膽色過人,還直率可愛。
前兩日聽小四哥說,楊後出身低微,甚至不知自己姓氏,只說是會稽人,被宮裡人稱之為“則劇孩兒”。後進封婕妤後,看宮中武德郎楊次山英偉過人,能文能武,就認其為兄,於是自稱姓楊,取名桂枝。
現在看來,楊後的眼光果真了得!
分賓主坐下後,小道士煮了香茶,敬上。
品了一杯茶,楊大尉說道:“楊後誇你,說丰神玉姿,真神仙中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再聽聞某那甥女,號稱‘皇族第一美人’,連楊後初見時,也只以為是天上仙女下凡。如此說來,甥女婿和某甥女可真真是,天造的一對,地設的一雙。”
小道士答道:“舅丈人謬讚了。”
然後他取出鬼珠,凝神喚了下,柔兒便飄了出來。
小道士說:“柔兒,這是楊後的哥哥,你當敬茶。”
柔兒便屈身一禮,叫了聲“舅爺”。
楊大尉自然看不見,也聽不到。不過他卻能看到,一杯茶從桌上憑空飄起,穩當當地端到面前。茶杯三點,以示敬意。
楊大尉手便有些發顫,卻還是接過茶,一口喝下,哈哈笑道:“能得‘皇族第一美人’敬茶,某之大幸。”
柔兒見他竟不怕,心中歡喜,便坐在了小道士的懷中,聽小道士和楊大尉說話。
就聽楊大尉說道:“官家已發了御筆,赦了甥女婿‘誤闖慶國公墓’的大罪。楊後還特地吩咐,要某關注下此事。某前日去了有司,監督了一下。最遲不過兩三日,各州縣的海捕文書便會陸續撤下,以後甥女婿再無此後顧之憂。”
小道士大喜:“姊妹婿正頭疼,這事該如何處理?卻沒成想,舅丈人幫了大忙。
說著他起身,再一禮,以表謝意。
說完了這事,楊大尉壓低聲音問:“這宅子是臨安府最有名的鬼宅,其中真有鬼嗎?”
小道士答道:“自然有鬼,且這鬼的確大是詭異。”
“那這鬼,被甥女婿滅了沒?”
“那倒不曾。這鬼其實是一個心地和善的妙齡女子,姿容絕色,還彈得一手好琴。我和柔兒都認了她為姐,便一同住在這太清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