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見是趙八兩,許易也生出幾分歡喜,“正是易某,趙兄別來無恙!”
聽見熟悉的聲音,趙八兩激動了,上前一步,鄭重抱拳道,“救命之恩,本不該言謝,趙某無以為報,請受八兩一拜!”
當下,趙八兩亦撩衣襟,便要下拜,卻被許易阻住,“此處人多眼雜,趙兄深知易某身份不便暴露,何必讓易某引人注目呢。”
趙八兩這才站直了身子。
“什麼救命之恩不救命之恩的,當時情況,易某隻能說,救人救己而已!此事休提,對了,趙兄來得正好,不知趙兄是否精通箭術,可否指點一二。”
再過一日,便到了和方閣主的約定之期,出門在外,誰知又是怎樣一番景象,許易不敢大意,屆時,雲爆箭便是當家手段,這射術自是能提高一分,便提高一分,哪怕臨時抱佛腳,也比不抱強。
趙八兩道,“精通不敢說,早年確實有過一番研究,也看過幾本箭譜,算是粗通吧,既然易兄瞧得上,趙某獻醜一番又有何妨……”
當下,趙八兩便指點起來。
箭術可謂是各大兵器御使之術中,最初級的一種。
因為不似槍法,劍法,到達氣海境後,研究之深,變化之多,難以窮盡。
而這箭術,是最粗淺的技藝,即使到了氣海境,未必就比鍛體境強。
道理很簡單,沒有誰會研究如何把真氣灌進箭矢之中,擊發出去,打擊敵人。
因為真氣本身就是遠端攻擊手段,再灌入箭矢,簡直就是脫了褲子放屁。
由是,精擅天下箭法者,往往是鍛體境強者。
入得氣海境,沒有誰會在箭法上下蠢功夫。
恰巧趙八兩便深通箭術,做過詳盡的研究,他的初衷,同樣是想獲得一種遠端打擊手段,威脅氣海境強者。
奈何,他資材有限,哪裡購得起寶弓,神箭,雖學得一身好箭術,卻也近乎雞肋,以至於漸漸荒廢。
若非許易問及,他幾乎忘了自己曾經對箭術下過苦功。
趙八兩的射術或許生疏了,知識理論卻印在腦子裡,此刻講來,卻是深入淺出,旁徵博引,甚至連許多寶貴的經驗,也一一被勾起,越講越是融暢。
許易好似一隻乾燥的海綿,飛速地吸收著這珍貴的知識。
箭術並非高深的學問,無非是手,心,眼,三者的配合。
趙八兩講得形象,許易學得極快。
在趙八兩講述的過程中,許易不斷彎弓射箭,到得趙八兩住口,他十箭竟已能中六七箭了。
趙八兩撫掌讚歎,“易兄天資非凡,他日必是攀登武道巔峰之輩。”
“借你吉言!”
說著,許易又射出一箭。
掌握了理論,要和實踐相結合,唯有不斷地實踐。
在實踐中掌握,在實踐中糾錯。
一箭接著一箭,許易沉下心來,回憶趙八兩的每一個字,糅合到自己的每一個動作之中。
從豔陽當空,直到夕陽漸落,許易共射出了上千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