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明還在處理盧俊義和岳飛的事情,畢竟換一個統帥也不是說換就換的,雖然現在的梁山討逆軍是武明一個人做主。
但是自己要換統領的事情,還是要給下面的將領都講清楚的,武明知道,人心是最不可捉摸的。
自己要是不和那些將領全部說清楚的話,這些將領表面上不說什麼,但是誰又能保證在他們的心裡不會有什麼想法呢。
畢竟自從岳飛加入了自己的陣營以後,就一直被武明派遣到了海外之地鍛鍊,另外岳飛的年紀也在那裡放著。
這個時候的岳飛才剛剛二十歲,在歷來都是論資排輩的軍營裡面,突然讓這樣的一個小年輕上位的話。
只怕很多將領都會心中不服氣。為了避免出現那樣的情況,武明召集眾將在給他們做思想工作。
武明講話的內容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在我武明的隊伍中不養廢物,你們這些將領不有論資排輩升官發財的想法。
我武明是一個很注重能力的人,你有能力的話,我不會在乎你的年齡,家世以及進入軍隊的時間長短。
只要你的能力達到了我的要求,那麼該給你的我武明絕對不會少了你的,什麼官位,錢財的我武明絕對不會吝嗇。
但是你能力要是不行的話,那麼你也不要怪我武某人不講情面,俗話說的好:有多大能力吃多大饃。
我武明對你們會仁至義盡,給你們安排一個相對應與你們能力的職位,這也是你們這些跟隨我的老人的福利。
但是你們沒有能力還要嫉妒比你們能力強的人,這就是我不能忍受的了,我給你們安排的新統帥。
你們要是安心的服從他的調遣還好,你們要是陽奉陰違,故意給他使絆子的話。
就不要怪我武某人不講這麼多年來的兄弟情義。正當武明說的口沫橫飛,激情滿滿的時候。
突然聽到了外面傳來了一陣陣的吵鬧的聲音,武明停下了訓話,讓在旁邊記錄會議精神的書記官吳用出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武明心說:誰這麼大的膽子,在我開會的時候也敢在外面喧譁,真真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嗎。
正當武明發怒的時候,出去的吳用苦笑著又走了回來,他看著武明,小聲說道:
“在外面吵鬧的是遼國的國主和他手下的一眾文臣。”原來雖然這次武明活捉了遼國所有的文臣武將。
但是為了讓遼國的這些人徹底的歸心,武明對他們實行了不同的管理方案,武將以兀顏光為首的那些人。
想對都是對宋軍有威脅的,武明把他們集中看押了起來,而這些遼國的文臣和遼國國主他們。
武明到是沒有太限制他們的行動,只是派了一些士卒跟著他們,美其名曰保護他們。
名為保護實則監視,只要這些遼國的文官們不鬧事不逃跑的話,武明隨他們在城中亂轉。
這就是武明的一種懷柔政策,畢竟遼國也不是一個小國家,雖然自己帶人把遼國給滅了。
但是這麼大的疆域,也不可能全部指望朝廷派來文官治理,現在武明的短肋就是人才緊缺。
上次開科舉基本上就把大宋國的人才差不多給一網打盡了,武明早早的就把他們分配到了包括海外之地的各個地方去治理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