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少保只是一凡俗,違抗商國朝廷一退再退的命令。獨自帶領三千軍武,孤軍奮戰商國邊境。
沒有糧草支援,戚少保帶領軍武反過來搶倭族的糧草。一界普通凡俗,本應是出謀劃策的謀士。
一次次帶領軍武衝鋒陷陣,硬生生殺出來個三境武者。
戚少保所帶領的三千軍武也越戰越強,一度殺的小股倭族匪寇聞風喪膽。
還是那句話,戰爭的傷亡是雙方的。哪怕是一支如狼似虎的軍武,也難免自身損失。
戚少保區區三千軍武,以遊擊方式遊鬥號稱擁有五十萬軍武的倭族。
雖然倭族沒有統一的中央集權,大大小小勢力各自為政。可他們有一致的默契,缺糧食要奴隸等,肯定去外族掠奪。
倭族內部明爭暗鬥,但是不會因糧食和奴隸而在內部發動戰爭。
戚少保展示出了殺倭族的決心,帶領三千軍武遊鬥三年之久,殺倭近兩萬。
平均算下來,每天有二十倭族被戚少保帶人斬殺。
區區三千軍武,犧牲一個便少一個。沒有新鮮血液的補充,戚少保所率領的軍武的數量不斷減少。
三年的遊鬥從三千軍武殺到只剩三十,再由三十殺到僅剩三人。
他們和倭族殺出了不死不休的仇恨,沒有投降一說,哪怕剩下最後三人,仍是殺到最後一口氣。
當中就有戚少保,屍身被倭族鐵蹄反覆踩踏。直至屍身化作血水滲入地下,連骨頭渣都不剩。
其實戚少保還算幸運,至少郊野郡百姓記住了他的名字。
而戚少保所率領的三千軍武,只有一個統一的名字“戚家軍”。
他們具體的年齡不詳,姓名不詳,祖籍不詳。最多被後人多稱呼兩個字,戚家軍軍武。
郊野郡被屠戮一空,倭族深惡痛絕的戚少保武祠廟也沒能倖免。廟宇被拆毀,祠像被砸的粉碎。
武祠廟原址,一位面色慘白的負劍年輕人,在此豎起了八十一柄天品劍胎。
每柄劍胎上貼有一張聚陽驅陰符,八十一柄劍胎,便有八十一張符籙。
負劍年輕人滿臉肉痛,八十一張最便宜的符紙也要不少銀兩。當年龐老贈送的符紙,早就消耗一空。
一路上穿洋過海,補充了些許。都是真金白銀花出去的,不心疼才怪呢。
這種沒有攻伐的符籙,不用刑真刻意超控,可自主綻放符籙內的符膽。
也就沒有所謂的使用符籙上線,心念所致,便可自行開啟。
八十一張符籙同時亮起,武祠廟遺址頓時充斥暖意。大量的陽氣湧入其中,好似在改天換地。
八十一柄天品劍胎,如同隔絕天地內外的禁制。劍身圍繞的內部暖流湧動,劍身外圍陰氣森森。
一切是刑真所為,能知道此處是武祠廟,以及武祠廟的過去,自然是一夏路上所告知。
凝旋境武者沒實力隔絕天地,只得利用劍胎相連的契機,暫時當做一道屏障。
本就精元嚴重虧空的刑真,做完這些後愈發的有氣無力。
隨意找了一處倒塌的牆壁靠了上去,呢喃自語:“小狗崽兒感受到了此地神奇的微弱氣息,在下只能做到這些了。”
“實力不濟請前輩見諒,希望能將您喚醒。”
“噗噗噗”陽氣釋放一空,聚陽驅陰符籙相繼炸碎。武祠廟遺址除了溫暖些許外,再無其他變化。
刑真慘白臉色掛滿黑線,戀戀不捨的又取出八張符籙。
“就這些聚陽驅陰符,若還是不成功,晚輩沒其他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