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朱鳴便要轉身離去。
“你敢!”奎白從牙縫裡擠出,而後一字一頓:“違令者,軍法處置。”
“來人吶,先把朱鳴給我拿下。”
奎白終究是大軍主帥,只要他還在一天,便沒人可違逆於他。
轟鳴聲漸弱,山下道路泥濘不堪。仍是有沒及腳踝的泥石流在緩慢流淌。
奎白意氣風發,一聲令下:“全軍出擊。”
與此同時,五萬騎軍突然出現在趙思大軍後方。燕環一聲令下:“殺.”
趙思聽到馬蹄聲轟鳴,本就難看的臉色慘白如霜。
“重騎軍何在,出站迎敵。”
“輕騎軍集合,等待奎白大軍。”
“哼,我還有二十萬騎軍,有所損失也無所謂,奎白,你敢來我就敢讓你死。”
“啊啊啊、”
趙思小看了這場泥石流的損失,二十萬騎軍,重新整合的戰力堪堪十萬多一點兒。已不負真正的二十萬之名。
且派遣出重騎軍,是他這次出征的第二大錯誤。
重騎軍,馬背上的軍武甲冑森森,胯下的戰馬同樣鎧甲覆蓋。可以說真正武裝到了牙齒,就連馬臉都有金屬保護。
金屬代表著重量,重騎軍的重名副其實。平日作戰自然無所謂,可是今天剛剛下過暴雨。
野外沒有理石板路,全是土路而已,暴雨過後必然泥濘。
在加泥石流衝擊,泥濘的道路對重騎來說就是致命的缺陷。
一腳下去泥土幾乎沒過馬匹半條腿,拔出來已是極為費力,更別說策馬狂奔。
燕環的輕騎則不然,速度有所減緩,但仍然能發揮出速度的優勢。而且他早有準備,馬蹄子上捆綁有棉布,減緩泥濘的順滑。
騎軍交戰第一波根本無需拔刀,雙方迎面衝撞,孰強孰弱立見高下。弱者,自然被沖垮陣型。
前衝同時,後方騎軍弓箭掩護。這種時候,明知是死,也得硬著頭皮往前衝。
多少騎軍倒在弓箭傳射中是個未知數,戰爭便是如此,勝利也是用屍體堆積出來的。
“噠噠噠噠。”雙方馬蹄聲臨近,馳騁在最前方的一人一騎轟然相撞。人也好馬也罷,瞬間撞成肉泥。
即使重騎軍有鐵甲保護,依然難以卸掉巨大的衝力。碰撞破碎後的鐵甲甚至會成為割裂自己的利刃,反傷害被保護的重騎。
沒有所謂的勝負,碰撞者十死無生。就看誰的屍身倒退的更多,陣型被開啟缺口。
重騎優勢盡顯,雖速度有所延緩,依舊和高速奔跑的輕騎戰的不相上下。
大宜重騎軍正傻乎乎等待第二波衝擊,又被算計了。
在第一波騎軍衝鋒掩護下,燕環帥軍兵分兩路,迂迴殺向重騎軍兩側。
騎軍作戰無需用力揮刀,戰馬前衝的勢頭便賦予戰刀無匹的力量。刀甲碰撞火星四濺,鐵質的盔甲被硬生生割裂。
軍武作戰不講究花裡胡哨,他們所割裂的地方全是喉嚨。口子不用深,沒入肌膚寸許,便可要了敵人的性命。
泥濘道路再次成了重騎軍的短板,還未做出應對之策,燕環從兩側迂迴的五千輕騎相互對接。
他們不是調轉馬頭衝殺,那樣會極大程度減緩戰馬的衝擊力。
而是相接後彼此錯開,劃一圓弧繼續在外圍獵殺。如此一來,也形成了可怕的包圍圈,由外而內一點點的蠶食重騎軍。
這不僅考驗的是騎軍的戰力,也需要相互間的配合默契。做到這般天衣無縫的圍獵,可見大梁騎軍不是組建一天兩天。
必然是長時間的磨合,才能做到如此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