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麻瑞雪被小太監折磨的不輕,硬生生從每日三餐改為六餐。女子愛美喜瘦,麻瑞雪也不例外。
吃多了會胖,還得捏著鼻子每日六頓。無奈下只得少吃多餐,享受嬰兒級別的待遇。
小太監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官位等階不高,宮內大大小小的宦官卻對其敬若神明。
每天都會有人送來各種奇珍異寶,以及私藏的字畫古玩。
小太監對這些不屑一顧,名言只喜歡穿過的舊宮服。
投其所好且不用浪費,舊宮服源源不斷的送入小太監府邸。
更有甚者,為了討好小太監,拿嶄新的宮服花高價做舊。
小太監不知道這裡的各種門道,舊宮服也不值多少銀兩。算不得中飽私囊,故而坦然接受。
至此小太監每年分發的嶄新宮服,全部整整齊齊的疊放在一起。
久而久之,穿舊宮服成了一種習慣,也成了一種喜好。
麻瑞雪成提過,給小太監改一個名字。甚至可以賜國姓“麻”。
小太監每次都笑著拒絕,理由也很簡單。苦日子走過來的,雖然現在不愁吃不愁穿,但是不想忘記過去的窮苦日子。
留著這個名字,時常能想起以前吃過的苦。才會始終勤勞的侍奉皇帝陛下。
小太監沒讀過書,說不出不能忘本,堅守本心等大道理。
一席平淡話語,放在皇帝麻瑞雪眼中,卻是與眾不同。是真話,是實話,就夠了。
皇宮的小太監一般都叫小喜子、小春子。老一點的太監則都尊稱喜公公、春公公。
唯獨這位小太監,自從女帝登基後就一直用他服侍。沒人能取代他的位置,哪怕是風燭殘年,身體不能自理。仍然要每天跟隨皇帝的身邊,但不再是他照顧皇帝,而是皇帝命令其他公公照顧他。
這位小太監也有一個至始至終不變的名字,和其他公公截然不同。在別人眼裡是笑柄,在他眼裡是驕傲。
小太監名為小乞丐,自進宮以後,私下裡見年歲稍長者,只稱兄長不稱哥。他的心理,大哥哥只有兩人,一個姓刑,一個姓蒲。
皇宮一役,姜延陵和不二道人功勞甚大。諸事完畢後論功行賞,姜延陵被封為麻壽國禁衛軍統領。
然而劍道宗師婉拒,稱習慣了自由自在的江湖生活,過不慣高牆深院的規矩日子。還是放他回去做姜家家主吧,一把年紀沒什麼宏源,多出去遊山玩水走動走動挺好。
麻瑞雪不強求,敕封姜家為麻壽國可與王家並列的貴族。家中土地和經商全部免稅,也可舉族搬遷至麻京郡。有皇室照拂,做事更加順風順水。
賜姜延陵一柄麻闕寶劍,上可殺昏君下可斬佞臣。即使她麻瑞雪昏庸無道,也可拿持劍削掉自己的項上頭顱。
如遇為禍地方魚肉百姓的貪官髒官,可持劍先斬後奏。王公貴族亦是如此,不分貴賤不分權柄高低。
麻瑞雪又敕封不二道人為麻壽國國師,預料之中的被婉拒。理由同樣簡單,不二道人,要對得起這個名字和自己說過的話。
只想有一座道觀,最好是自己一人的道觀。
麻瑞雪答應幫其建造一座道觀,但不是不二道人一人的道觀。落座在麻京郡,為麻壽國第一大道觀,道門也成為麻壽國的國教。
還有一人,當日趁麻瑞雪昏迷。見神仙姐姐除掉大妖,一切落下帷幕後悄然離去。原禁衛軍統領赫連城,和他的徒弟張青。
麻瑞雪想封賞卻找不到人,赫連城早已帶著徒弟和妻子遠走高飛。此人所做麻瑞雪很是理解,畢竟是把刀架在了麻豐碩脖子上。
現在馬豐碩是太上皇,整日看到禁衛軍裡有一個要殺自己的統領,還不得日不能食夜不能寐。
赫連城自然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伴君如伴虎。今日可以加官進爵,明日翻臉便可拿出此事做文章。與其留在皇宮內整日惶惶不安,不如做個遊俠兒逍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