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說他軒轅御麒沒有什麼雄心壯志,所以才沒有想要同軒轅御辰一較高下而選擇逐鹿天下的想法。而恰恰相反地是,正因為她非常清楚軒轅御辰的私下手段和御下的能力,才更加沒有與之一爭高下的想法。雄心壯志什麼的他從來都不缺,特別是自己從鬼門關撿回一條命之後,便更加告訴自己要成為不輕易被人算計的人,但是在軒轅御辰的面前,軒轅御麒依舊從來沒有贏過,不論他再多做多少努力,依舊敵不過軒轅御辰。別看軒轅御辰平素裡對著上官璃華也好,對著世人也罷,都不過是或溫潤、或邪魅的模樣,但是隻有他這個自小便被皇帝軒轅凌峰當作他軒轅御辰的墊腳石,才更加清楚軒轅御辰遠遠不似他明面上表現的那般簡單。
這是他她們一同創立‘鬼暝閣’之初,便已經知曉的。故這麼多年來,軒轅御麒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也從來沒有妄想過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以及他在軒轅御辰繼承軒轅王朝的皇位的道路上所扮演的角色,便只是輔助之臣罷了。
再且說一點兒,若非當初軒轅御辰救了自己一命,他軒轅御麒哪裡還有什麼以後?早在那年冬日便已經被皇后和太子凍死在御花園水池。或許連今日這般手握重兵,卻處處算計的生活都沒有。正因為如此種種,二皇子軒轅御麒表示自己對明日軒轅御辰會再次攝入朝政,從而一定程度上轉移了來自太子以及太子一黨的攻擊壓力的事情上,表示他是喜聞樂見的。於是乎,在今晚一眾人都無法入睡的不眠之夜裡,二皇子睡得是無比香甜,一如皇帝軒轅凌峰一般無二。
想比於皇帝軒轅凌峰和二皇子軒轅御麒的一夜好眠來說,太子府河太傅府以及上官懷的府中卻可以說是愁雲慘淡。府中的壓抑氣氛足以讓人感到窒息,好似就連呼吸都不敢太過用力,以免發生一丁點兒的聲音都足夠被所有人聽到。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夾著尾巴做人、膽戰心驚地度過一整晚。
太子府中
太子自從安王府發生的事情被安王妃等眾人揭露之後,便甩袖回府,並不曾再繼續參加安王妃壽辰晚宴。從回府之後,軒轅御瓴便一直黑沉著臉沒說話。特別是在自己回府之後,便接到;矮子皇后從宮中傳出來的訊息,說是自己的父皇軒轅凌峰今日一早便傳了詔宣二皇子軒轅御麒和三皇子軒轅御辰一同進宮議事。據說從二皇子和三皇子進入御書房開始到他們二人離開,他們足足在御書房呆了超過半日,這是不論哪個皇子以往從來不曾有過的,這讓太子軒轅御瓴心中惶惶不安。更何況,他們二人被父皇宣召之後,在御書房所議何事也還不得而知。這讓太子軒轅御瓴心中的感覺不是很好。
這一訊息傳出,太子軒轅御瓴幾乎咬碎了自己的一口牙。先不說自己的父皇因為何事而只是宣詔讓二皇子軒轅御麒和三皇子軒轅御辰餐椅議事而不沒有通知自己,就單單說這段日子以來,自己那父皇連連抬高了軒轅御麒和其母家,令其連番與自己作對以外,就已經令軒轅御瓴對自己的父皇十分不滿了。
軒轅御辰也就算了,畢竟從小到大父皇就對自己這個向來只知道吟詩作對、寄情山水的三皇帝偏愛非常,但是今日也宣召了二皇子而沒有宣召自己一起這個認知讓太子軒轅御瓴十分氣憤。
難怪自己今日並不曾在安王府的生辰宴會上有見到過軒轅御麒和軒轅御辰二人,原來是他們今日一早便被父皇詔進了御書房議事。再聯想到自己今日在安王府中所發生的事情,軒轅御瓴隨即軒然大怒。
氣得軒轅御瓴直接將書房中桌案上的所有東西全部掀翻在地,讓還跪在地上等待著軒轅御瓴回覆於宮中皇后娘娘口信的小太監嚇得全身顫抖不已。
軒轅御瓴將所有的東西掀翻之後,隨即才反應過來自己此時在下人面前失了儀態故連忙抬手擺了擺,示意那小太監可以退下去了,並且表示自己已經知曉皇后傳出來的口信和訊息,但是自己並沒有需要回復的。
小太監畏畏縮縮、戰戰兢兢地從太子府離開之後,太子軒轅御瓴才再次瘋狂起來。“父皇......父皇......”軒轅御瓴口中不斷地念著,“你當真也是太過偏心了!我亦是你的兒子,為何你從來不似疼愛三皇弟軒轅御辰那般疼愛我半分?若是可以,兒臣也不想像現在這般辛苦、精於算計!”
過了許久,陰鷙著雙眸的太子軒轅御辰才抬起臉來,臉上的陰鷙沉悶全部散去,取而代之的便只有一抹堅定且勢在必得。就是不知道,太子的這一抹勢在必得,究竟是對繼承皇位之事的勢在必得,亦或者是對於今日他再次見到上官璃華之後,對上官璃華所表現出來的才情和容貌所折服之後,對更加想要得到上官璃華的勢在必得。
想起上官璃華,太子軒轅御瓴眼中又閃現出一絲惋惜的表情。自己今日這一番算計,將所有事情都計算得精準,卻未曾想到過最後功敗垂成竟會是被那神秘的鬼面男子所打斷。若是自己今日和那上官璃華已經成其好事,此時的自己哪裡還會這般煩躁?想來自己不僅可以得到上官璃華那樣的美人,連同上官璃華背後所代表的定國公府和武安伯侯府的勢力也是輕而易舉的就能得到。更有甚至,連今日解救上官璃華的陌生勢力或許也能一併收服。想到此處,太子軒轅御瓴不禁再次扼腕錶示惋惜。
武安伯侯府雖然現在已經漸漸退出朝堂,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百年書香世家的根基,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根斷的,更何況武安伯侯府目前還經營著整個金陵城最大的書院,依舊是門下弟子無數,桃李滿天下。這不是小家小世能夠比擬的。就單單說在軒轅王朝的朝堂之上來說,曾經受過武安伯侯府設立的書院就讀進修過的官員便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