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我回航天局報到了一下,和相熟的打了招呼,又開始不知道是忙碌還是空閉的工作了。一進辦公室,就看到衛潔機器人米納正在一如即往的打掃著。米納只有1.2高,它正伸出一隻吸臂對牆角進行最後的清掃。它總是那麼盡責,不管有人沒人,一年到頭日復一日把每個辦公室都打掃的乾乾淨淨。一鼓熟悉的味道衝進了我的鼻息,那或許是殘留的從我身體逸散出的有機分子。辦公室不大,開間3.6米,進深6米左右,要不是需要安置一個4D投影裝置,對辦公場所向來講究夠用就好的設計原則會使我的辦公室面積還要狹小。
“靖天!你好,你離開這個辦公室已經有381天了,很高興看到你回來!”米納程式性的說著讓人高興的話,人們總是希望按照自己的習慣設計一切東西,那怕是本該冰冷無情的機器人也儘量讓它變得人性化一些,畢竟這裡的機器人比人還是多的多的,如果整日面對的都是一言不發的機器人,據研究有一部份人是會增加患抑鬱症機率的。
“我也很高興見到你!”我到是真情流露,我是真心喜歡看到這些雖然是我們人類製造的工業產物但已在各方面深深熔入我們生活的機器人。米納圓圓的頭部綠燈直閃,這是它表示“高興”的程式性反應。
一開啟光腦,開啟4D投影一則訊息就跳了出來。一位長相嚴謹的中年男子的面容出現在投影儀中,那是我們分管技術工作的副局長坎浦洛夫。
“靖天,你今天把塞爾塔空間粒子光電廠的結構構造簡要說明、重點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整理出來,編成一本手冊。文字要控制在一萬字內,要特別注意一些關鍵部位的引數的輸入,基本上做到只受過最簡單學習的人在看了你這個說明後能明白所有操作要求,按說明操作能不犯錯誤的程度。”
我一陣頭大,整個粒子光電廠的結構和操作說明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方面,每個方面的專業學籍都有好幾十萬字,想要把它們概括為一萬字的說明並且不能漏掉重要的內容,讓只受過最簡單學習的人都能把它當作操作指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局長,不能多寫一點嗎?一萬字都寫全有困難啊!”我提出自己的意見,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要求。
“字數少一些吧!真的寫不全可以略多一點!”局長的聲音很平和,看不出對我的意見有沒有不滿。
“局長,這個是給誰看的,方便透露嗎?”我心裡還是很不解為什麼要對字數控制的這麼嚴,一般來說,越是重要的越應該詳細一些才好。
“這說明是用來發給即將執行粒子光電廠守衛任務的塞班人的。此次塞班人將對光電廠西區的值勤人員進行輪換。雖然執行任務的每架機器人和機甲上的光腦程式早已植入了整架粒子光電廠的所有資訊,但為防止意外,航天局還是給那些塞
班人準備了一個外接地圖顯影裝置。這個說明就作為顯影的註釋,以作為雙保險。畢竟塞班人從來沒有在粒子光電廠上執行任務的經驗。本來我們也想詳細一些,可塞班人要求儘量簡潔一些,畢竟這只是作為雙保險的部份,供出現特殊情況查閱的。你也知道塞班人思維比較簡單,讓他們按規定操作比較容易,如果萬一有問題讓他們歸納總結排除故障可能比較困難一點,這才是航天局和塞班人高層考慮編寫光電廠簡要說明和操作手冊的緣因。”
“知道了,局長!”原來是給從沒執行過任務的塞班人作為雙保險用的,這才說得過去,我心裡暗自嘀咕著。我畢業進入航天局工作後花了一些時間系統學習了一些空間建築的構造,這方面造詣不錯,其中粒子光電廠一門課在內部的測試中是取得高分的,得到全域性的賞識。雖然光腦程式完全可以植入各種空間建築的資訊以備人們查詢,但人們還是遵遁一個規律——人的腦子才是最可靠的,再好的程式也不能做到百分百無誤。
我隨即調出資料, 4D投影儀上一座龐大的人造空間建築顯現出來。這座建築距離太陽表面九十萬公里,呈一長帶形拱衛在太陽表面,像是給這座提供了塞爾塔星系的生命源泉戴上了精美的掛墜。
這條掛墜長約六百多公里,高約六十公里,從外形看它也像一個古老的人造衛星,中間一個100*100公里的主體呈正方形,它長出了兩隻長250公里寬60公里的美麗翅膀。我再把細部放大,可以看到翅膀又由兩大部件組成,一個個巨大的直徑達兩公里、長1公里的圓筒在空中一個個整齊密集的排列著,每四個圓筒又透過一個小型圓環集束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三十行一百二十五列的陣列布置。在排列整齊的圓筒對面,一個個小方塊透過細長的空間棧橋連線成三十行線型構件,這些構件準確的對應著每一行圓筒中心的中心線,線型構件還有十條縱向構件連線在一起,整個看上去像一個巨大的空中網架結構。
那些圓筒這就是粒子光電廠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高能粒子收集環。高能粒子透過收集環匯聚起來,就像凹面鏡收集陽光一樣,把遊離的粒子集聚到線型構件的小方塊中。小方塊就是各種光池的生產車間,說它小也是相對直徑達2公里的收集環,它是標準的邊長50米的正方體,我們習慣叫它能量盒。這個能量盒大部份體積被高能粒子反射儀擠佔著,當光池充好能量後,它就會工作,把高能粒子反射回去。反射回去後,它的前部會伸出一個蓋子模樣的東西把前面工作時開啟的一端給封閉住。雖然它能把大部份高能粒子反射回去,但還是會有一部份粒子由於角度關係滯留在盒子內部。
光池充好能接下來就是回收光池,這一步自然是叫機器人去做,值班人員只要注意好流程就行了。盒子外部另有一些輔助裝置,盒外空間
充滿著對生物有害的高能粒子,這些輔助裝置的操作員都是機器人,可就算是機器人,它們也只能工作二十四個小時,二十四個小時後它的各種元件就會被各種高能粒子破壞,無法工作。機器人平時都是待在有防護裝置的艙室裡,但它們在去往盒子的通道上是沒法避免高能粒子的衝擊的。雖然在通道上也可以設定粒子反射儀反射高能粒子,可高能粒子反射儀造價不菲,與其花這個物資把通道上也裝上,還不如多造些機器人更合算。這些機器人平均下來每天出去工作的時間只有一小時不到,基本上可以堅持一個月。
中間正方形建築是更重要的部件,它的高能粒子收集環直徑達5公里,長3公里,收集環對面的裝置也異常複雜,它就是能生產“起源發動機”①燃料的起源工廠。它生產出的能用於超光速飛行的燃料“介米子”是聯盟最高科技的代表,我們地球人至今尚未掌握這種裝置的生產。在外八區,這些裝置都是聯盟老牌的成員冰稜星人制造的。倒不是聯盟不願意讓其它後加入的民族掌握這種技術,而是這種生產這部裝置需要太多的資源,在一個區,有幾部就可以了,每新建一個能生產“起源發動機”燃料裝置的工廠對每一個區來說也是沉重的負擔。我看著投影,腦海中回放著學過的知識,怎麼簡短的概況這個對人類來說極其重要的空間裝置呢!我思索良久,思路漸漸形成。
我努力的編寫著說明,房間的門不知什麼時候開了,坎浦洛夫局長走了進來。他見我正埋頭苦幹,笑道:“寫的怎麼樣了,沒問題吧!”
我略顯詫異,下午要交的東西,早上上班時間一半都沒過就親自過來看一下這很少見。一般來說對剛佈置下去的任務上級是不會當面再催促的。
坎浦洛夫看出了我的不解,解釋到:“這個說明比較重要,早上不管寫了多少都發給我先看一下。”
燃文
“好的,局長!”
“那你做事吧!我就不打擾了!”
我繼續整理了下思路在早上下班前基本寫好了,確定無誤後就先發給了坎浦洛夫局長。
中午吃完豐盛的工作餐回到辦公室繼續寫,既然上級要趕這麼要緊的東西我也就犧牲一下中午的休息吧。中午沒有休息的不止我,回到辦公室才半個小時,就收到了坎浦洛夫局長的修改意見,我看了下連帶最後寫好的部份一起發回給了他。過了十分鐘就收到了最後透過的資訊。幹完了正事我的心情也放鬆很多,下午的時候收到了漢斯的資訊,說他晚上終於有時間可以出了一下。我大喜,約了小張、和雲皓。小陳最近正好和漢斯同一個部隊也得以前來。幾個人在一別十八年後終於再次相聚。
注①
:超光速起源發動機採用的是宇宙起源時的原理,能發出超越光速的粒子流推動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