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閱讀前言。
地面進攻終於快要開始了,一隊隊無人機向紅炎星飛去,又開始例行的偵察和攻擊。登陸艦內一共五個小隊,大家都寂靜無聲,氣氛顯得那樣壓抑。
“粟隊,小鳥們出發了,也快輪到我們了吧?”陳靜傳訊到。
“快了。”我回答到:“估計兩個小時後出發,隊員們,小R們做好戰鬥準備。檢查武器能量設定,鐳射槍調到100A,能量盾處於待發狀態。”
我看著我所指揮的小R們,不知道這次戰役結束能有幾架回來。這次每個隊員指揮的15個機甲,只有二類機甲2名,其它都是三類機甲,而不是常規的一類2名,二類3名,三類10名。可能上級認為這次戰鬥會很輕鬆,但我很不贊同這樣的配置,三類機甲就一支鐳射槍,這樣單薄的火力很難應付特殊情況。雖說大規模生產的機甲也就是隊員們的肉盾,而三類機甲更是肉盾中的肉盾。機甲們被隊員們暗地裡戲稱為小S(scapeat、替身),我就是不喜歡 小S 這個稱呼,凡是我隊的隊員我都要求叫它們小R(warrior、勇士)而不是小W,我總覺得小W太難聽。
艦隊司令艦橋裡,巨大的4D螢幕圍著一大群人,艦隊司令有著較純非古非洲血統的將軍泰格專注的看著螢幕。他看了一會轉身問旁邊的一個軍官:“李副官,你估計陸戰隊能快速解決戰鬥嗎?”
“報告將軍,可能會遇到點問題,但時間不會太長,作戰預演推測一週時間應該夠了。”副官李飛很自信的答到。 這時4D螢幕上顯示無人機越來越接近敵人基地,無人機發出了絢麗的光線,對經多日清掃後殘留的敵軍進行陸戰隊登陸前最後的清掃。螢幕上顯示敵人基地火力點的紅點開始變少。
“這波無人機能量設定是多少?” 泰格繼續問到。
“按低能方案,一半按50B,一半按30B,這次一共出動300架無人機。經過前幾日的攻擊,剩下的敵軍目標多為小型目標,防禦力較低,我方存庫無人機能量算上今天已用了40%,這波無人機程式設定要求限能射擊,不像前幾日是可以無差別全功率攻擊的。”副官顯然很清楚將軍問話的意思,詳細報告了無人機的能量狀況:”無人機的能量比預計的消耗多了一點。“
將軍點點頭:“二個小時後無特殊情況就讓陸戰隊出擊。”
“是。”
我看著艙室上安裝的戰場時時資訊系統,敵我雙方的火力點都在上面顯示無疑,敵軍的火力點的數量開始逐漸減少,我方的無人機數量則基本保持不變。戰況如預演那樣很順利,至少到目前看起來是這樣,不一會部份無人機已經開始返航,快輪到我們了。也不知我們這些陸戰隊員會碰到什麼情況,像預演中那樣順利擊潰殘餘敵軍,抓獲敵人指揮官?我不知道。不知為什麼我又有點緊張,可按理有絕對優勢的我們消滅那些叛軍應該是很輕鬆的。
“嘟、嘟、嘟,登陸艦準備登陸,陸戰隊一級戰備,陸戰隊一級戰備”。艙室傳來一陣命令聲,同時頭顯也顯示相同的命令,飛船也開始向紅炎星飛去。紅炎星,我來了,我心裡默默唸到。
經過短暫飛行,登陸艦在預案中的區城安全著落,登陸過程中所有艦隻未遭受任何敵方對空火力的攻擊。我的心情放鬆許多,按常規戰術,飛船登陸時的速度很慢是守方攻擊的最佳時機,如果飛船被擊毀搭載的陸戰隊員將全部報銷。而只要一登陸,想消滅陸戰隊員只能一架一架打了,敵軍錯過如此良機想來也是弱勢的表現。
艙門緩緩開啟,我站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赤紅的戈壁荒漠一覽無垠,遠處千餘米高的紅色山崖聳立在廣闊的平原上,一直延伸到地平線的盡頭。荒漠上還有眾多幾十米到幾百米高的山峰高低不一的灑在山崖前沿。十點鐘的太陽照在山峰上,地上的影子也有長有短指著山崖,似乎是離散的孩子想回到母親的懷裡而不可得,只能遠遠地跟隨它,零零散散略顯淒涼。
“第5小隊呈散兵隊形出發”。我一邊釋出命令一邊以50公里的時速向敵人的主基地衝去,根據情報敵人的主基地就在前面不遠的山崖裡面。而在50公里的速度下機械助力腿的維修間隔時間較長。
“虛擬護盾開啟,聽我命令再真正啟動護盾。”
“粟隊,為何不真的啟動,我看其它小隊都啟動了”張楊問道:“要不要開噴氣揹包,那樣不是快一點嗎?”
“節約能量沒什麼壞處,不要以為護盾就是萬能的”。我沒好氣地說道:”至於開揹包,你看著好了,最先死的就是他們。”
節約能量是父親的一再觀點,他常對我說:“靖天,戰爭打的就是能量,任何時候你都要注意節約能量,宇宙芒芒,多留點能量就多點勝利回家的機會。”
為我這次人生的第一次出征,他還特地製作了虛擬護盾裝置,它能以極小的能量模擬護盾的開啟狀態,在能量波動儀的觀測下和護盾真正開啟的數值無二。我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對整個小隊都安裝了虛擬護盾。他還準備了數架微型偵察器給我,三架是飛行狀態的,我叫它小密蜂,四架地面狀態的我叫它小螳螂。也不知在這單兵全域性資訊時代的戰爭中還用不用的到,好在它們做工精巧,外形漂亮,我就當它們是玩具,閒時用來打發時間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