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秦建國以來,物產富饒,百姓安足樂業。當代聖上更是宏圖大志,有一統天下之志。朝中改革派司馬瑞安決心攘外必先安內,舉措新政,各地實行土地令。
土地制包括良田劃分為平民所有,國家獎勵耕田,鼓勵開荒,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甚至免除賦稅。
這一舉措頒佈之後,民間各地百姓紛紛加入墾荒的隊伍之中。國家既然承認土地私有,百姓個個都勁頭十足。
村裡鄉間,人人面帶微笑。唯獨一個身穿麻布青衣的短髮男子看著眼前如此場景,陷入沉思。
此人正是林子云,他來到這裡已經多日,倒也滿足田園時光,樂不思蜀。可是前世的經驗,歷史的教訓告訴他,現在天下大亂,北燕必然會參與其中。於戰火紛亂之時,國家免除徭役,決計是無法實現的。到時候一盆涼水潑在這些無辜良民身上,只怕又是一場空歡喜,徒添更多難民奔難了。
國家要打仗,自然需要軍資。長時間下去,這些百姓辛苦耕耘,免不了充作軍餉了……
林子云還是很欣賞當朝的那位政法大臣司馬瑞安的,此人既有膽魄,又有見識,奈何時勢不逢。
除了土地法之外,此人還建議廢除世襲制度,這無疑會讓一些舊貴族勢力聯合起來反對甚至抵制司馬瑞安,可見司馬瑞安此人不畏權貴,膽氣過人。
天下三分之時,秦國大興改革,真不知是好是壞?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想想那商鞅,李悝……林子云輕輕搖了搖頭,不再思索。他既然決心與世無爭,那麼就不要再去想太多。
林子云從山中回來,覺得有些口渴,站在路邊喝了幾口水。他眼看一方池塘擴在前方,荷葉如綠玉盤盪漾在水中央,只覺得心境大開,不由得上前欣賞。
林子云看著一池秋水漣漪,滿塘荷葉如畫,忍不住吟詩說道:“池面風來波瀲瀲,波間露下葉田田。誰於水面張青蓋,罩卻紅妝唱採蓮。”
他心中忍不住讚歎,此情此景真個好像歐陽修所見少女乘舟遊玩在蓮池之中所見的美景。儘管沒有美貌女子,但是那碧綠青翠的荷葉,反倒更有滋味。
“誰於水面張青蓋,罩卻紅妝唱採蓮……”
池塘邊,一間書屋中一個女子喃喃念道,正是林子云剛才所說歐陽修所著的一首詩詞。
屋中少女似乎想到了什麼,臉頰微紅。
“初兒,你去看看是哪位公子在此吟詩?請他過來喝會茶吧。”少女開口講道。隔著一張白紗珠簾,少女坐在後面,看不清楚她長什麼模樣。
“小姐,哪有什麼公子啊。剛才唸詩的,好像是個拿鋤頭的大叔。”
“是個大叔?呵呵……這民間果然自古出人才。初兒,你代我請那位先生過來喝杯茶吧。”少女微微笑道。
丫鬟知道自家小姐的脾氣,尤其喜歡結識那些民間豪傑。甚至連她金貴之軀,也在山間設立了一間私塾來教導一些村裡學生。一是為了傳授學問,二是為了結交文人墨客。
初兒走出門外,果見一個短髮男子,面容清朗。
“這位先生,我家小姐說裡面有茶,您過來喝些吧?”
林子云聽見有人對他喊話,順著聲音望去。前方一座草廬前有一個身穿紫衣的少女,正對著他招手。
他本欲拒絕,忽然一陣瑟瑟琴音從草廬之中傳出,令他心曠神怡。琴音柔曼,如淋甘霖,他心中起了雅緻。
“多謝姑娘!無意踏足貴廬,打擾不甚愧疚。”林子云笑著朗聲開口道。
初兒見這人打扮粗魯,開口竟然文縐縐的,覺得可笑。她掩面輕笑道:“不打擾,先生我給你煮壺熱水泡茶,你先過來吧。”
滿院飄香,琴音陣陣。林子云心道,主人定然是個修養極好的女子。
他整理了一下衣裳,踏足進入。房間內檀香撲鼻,聞之一震,林子云目光落在珠簾後面。
隔著珠簾隱約可見,一道卓約婉秀的女子身影,正在素手撫琴。四周有幾幅水墨山水畫掛在牆上,竟然是畫著長安郊外風景。水墨點點,有渾然天成之感。林子云走近細看,每一副畫落筆處都寫著“山水閒士”四字。
林子云聽琴音漸歇之時,站起身子行禮說道:“山水閒士琴藝精妙,林某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