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述善說出夏朝趕往不周山脈,只要十年之久後,就知曉必然會有宗師離去。
十年,對宗師而言並非出不起的代價,換來的卻是更高的路途!
於情於理來說,這選擇都不能算虧。
宗師並不是皇室的籠中鳥,皇室也沒能耐要求宗師必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宗師是走是留,自己說了算。
如果各國的宗師都走一部分,那就相當於各國都沒什麼損失。
但這其中絕不包括顧擔。
雖然顧擔很少管事,也從不對他命令什麼,但只要顧擔還在,王莽的心中便有底氣。
有長輩撐腰的底氣。
這麼多年過去,他已變成了垂垂老矣的老頭子,顧擔卻仍舊年輕,還有著他必然看不到的未來。
以至於王莽從未想過,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要先和顧擔離別。
如果顧擔要走,一去一回毫不耽擱也要二十年。
而如今,他已將七十之齡,又未晉宗師,怕是沒有下一個二十年了。
顧擔若是離去,與他而言,說是永別也不為過。
在此之前,他毫無這種準備。
對於王莽的問題,顧擔沉默了一會兒。
“再看看吧。”
想了想,顧擔沒有給出確切的回答。
一邊是曾翹首以盼,等待許久的仙道。
一邊是看著長大,已將至壽元末端的故人。
他若離去,便已註定是此生不見。
“顧哥若是想去,夏朝有我,不用擔心。”
王莽拍著胸膛,那已不復年輕時雄渾的聲音仍舊堅定而有力的說道:“我定不會辱沒顧哥的期待。”
“是嗎?”
顧擔笑了起來。
“那是當然!”
王莽自豪的挺起胸膛,“這麼多年,我可曾讓您失望過?”
“那倒是沒有。”
兩人隨口閒聊著,不再談及仙道之事。
仙道仙道,註定和凡塵處於兩端。
當距離一方越近,離另一方也就越遠。
走出皇宮的時候,顧擔回頭望去。
當初宗明帝花費極大代價修築的萬壽仙宮,到了今日,已不復最初那般美輪美奐,到了需要重新修繕一遍的時候。
新的東西,將取代舊的事物,在時間的推波助瀾之下,步步向前。
而當初的那部分人啊,也在一同老去。
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
顧擔行走在這片已再熟悉不過的土地上,輕輕吟著:“乾坤容我懶,日月任他忙。雖為塵中客,偶做逍遙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