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不是暴殄天物?那就歸國吧!
除了這些政策之外,真正能夠保證政策的,不僅僅是朝廷的官員。
還有宗師!
四國仰慕夏朝所送來的五位宗師,發揮出了定海神針一般的作用。
其中離皇都較遠,之前戰亂未曾被波及太深,乃至天高皇帝遠的英州中,發生了一起朝廷派去核查田畝的官員剛到旅社,就發生大火將其盡數燒死的事情。
幸運的沒有被戰亂波及太多的英州,剛想試一試夏朝的鋒芒,便迎來了滔天大禍。
訊息傳回來的時候,王莽震怒。
墨家喜歡講道義,那宗師就來跟你們講一講武藝!
三位宗師親赴英州之地,將涉及此事的所有人盡數拿下,雞蛋搖散黃,蚯蚓豎著劈,殺的是一個血流成河,破家滅門者幾近萬人,為此受到牽連者不計其數,連帶著未來幾十年,英州都是爺爺不疼姥姥不愛,這就是後話了。
曾經受過氣血見障之苦難的宗師,折磨人起來比之刑部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別人的真氣在體內遊走,比之牛毛還要細小的鋒銳之物在體內切割的時候,這天底下有幾個人能夠承受得住?
這都要頂得住,便可以誇讚一聲心智比肩宗師,然後選個好點的墳上三根香了。
別問這是不是酷刑,你就說管不管用!
官員不夠?
武力來湊!
王莽並不拘泥於權勢上的手段。
他很清醒自己是如何上位的,他得到的是顧擔的信任,當世武力第一人的信任。
他要做事情,是讓天下的百姓過的更好,而不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世家大族口中的聖君明主,然後讓百姓民不聊生。
而且這絕非是心血來潮想要快點證明自己,在夏朝立國之後,王莽便一直在指揮著本就不多的官員在徹查田產,三年時間下來,其實已經統計了個七七八八。
這一次圖窮匕見,方才展露真正的鋒芒之所在。
在以無與倫比的決心和意志之下,攤丁入畝的國策,也勢不可擋的推行了下去。
哪怕如此強硬的態度,如果鐵血的手腕,引來了無數的流言蜚語,王莽也根本不在乎。
夏朝立國之時,他受到的侮辱和詆譭可一點都不比現在少。
不就是被人罵一罵麼?
當皇帝哪有不被罵的!
兩年的時間,攤丁入畝的政策,已經真正施行。
當第一次稅收的時候,百姓們會發現,其實所收稅賦比之之前還要少上一些——那些少的部分,已經從別的富家大戶那裡取走了。
田產分等,數量也要分等。
數量越多的人,所需要繳納的稅賦也就越多。
王莽一旦開始做事,就不留任何的餘地。
喜歡屯田是吧?
好,超過朝廷規定數額的,我讓你入不敷出!
膽敢反抗、隱瞞的,正好派宗師過去一趟,給他們講一講什麼叫做武藝二字。
五位自他國投奔夏朝的宗師,徹底成為了王莽手中的刀。
至於墨家?
那麼殘暴而不太道義的事情,當然不關墨家的事。
墨家主要負責探查隱田,接收民間的檢舉,畢竟墨者的信譽家喻戶曉,甚至比之盤剝百姓的官府更為得到民眾的信任。
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