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的思考著大祈皇帝話中的內容,轉瞬間就提取到了值得關注的點。
聖人、道義、退兵止戰!
而在大月,能夠被稱作聖人的存在,有且只有一個。
墨丘!
難不成墨丘既帶著三千墨者陣斬大青指揮使後,又做出了什麼驚天大事,使得大祈都不得不退避三舍?
無窮的喜意充斥在心間,大月使者幾乎喜不自勝。
“墨丘之名在大月如雷貫耳,被百姓稱頌,引為聖人。其墨家更是除暴安良,教化百姓,遠非常人所能及之。”
大月使者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張口就來。
雖然墨丘宰了宗明帝,可那和康靖帝有什麼關係?
再說他代表的是大月的利益,而非是先帝!
國與國之間,虛頭巴腦的東西永遠都是鏡花水月,唯有實力才是交鋒的重點!
既然大祈皇帝提及了墨丘,那突然轉變的態度,必是和墨丘有關。
若是抓不住重點,他這個使者未免就太不爭氣,吃的那些羞辱和苦頭也白受了。
“雖然墨子曾和大月先帝間有些誤會,但康靖帝也曾感嘆過,墨子之人,乃不世出的奇才,可衡量天下道義的聖賢般的人物,實至名歸!”
大月使者緊緊的注視著大祈皇帝,如此說道。
“沒錯,朕也亦是仰慕其德行,想要效仿幾分。只是不知,墨子之道義,該從何處著手啊?”
大祈皇帝全神貫注的回望,抓著龍椅的手掌都不由自主的捏緊了幾分。
包括文武百官,都是忍不住側耳傾聽,頗為緊張。
雖然他們都希望那位‘墨丘摯友’是個銀槍蠟像頭,但萬一呢?
萬一真的不可力敵,那就必須要想明白,什麼叫做‘天下的道義’。
問題是之前墨丘的名諱他們雖然聽過,但也沒有太多的在意。
短時間內誰能搞明白這些?
還不如將大月的使者喊上來,從他的口中嘗試一下,也好過自己胡亂揣度。
“墨家有十義:兼愛、非攻、尚同、尚賢、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用、節葬。此乃墨子所匯總的道義核心,若想細細說來,一時片刻間,怕是說不完的。”
大月使者說道。
話剛說完,他便聽到有人書寫的聲音。
只見大祈皇帝的身旁,一個宦官模樣的人正在飛速書寫著什麼,大概就是他所言的墨家十義。
此間種種變化,無疑已經坐實了,大祈態度的轉變,必然和墨丘有關聯,而且是極大的關聯!
但大祈皇帝的下一句話,卻又讓他遲疑了起來。
“如此聖人,想必結交的人,也非是池中之物。可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之人?”
大祈皇帝又問道。
此話一出,文武百官的眼睛一個個都不由自主的瞪大了,連眨動一下都不敢。
來了來了!
這才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
那自稱“墨丘摯友”的傢伙,和墨丘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竟擁有那般偉力!
“這”
大月使者一時間有些遲疑。
墨丘身邊的人有很多,單論墨者那都有足足上千人!
可在墨丘的光輝之下,那些人的光芒便被掩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