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秀知道這位老教授根本沒有好好聽小林知世的演講,甚至連她的名字也許都沒記住。
因為對他而言,瘦小柔弱的小林知世和下面那一大群戰戰兢兢等待結果的準博士們沒有什麼不同。
都只是他隨口一句話就能決定一生命運的“螻蟻”而已,沒必要為之付出什麼時間。
北川秀也知道,為了這場“初次測試”,為了能順利參加東大文學部的博士招考,為了能成為全日本的“0.39%”,小林知世卻熬了無數個白天黑夜,絞盡腦汁一遍又一遍分析著他的《雪國》,這才拿出了這麼一篇頗具學術價值和文學價值的演講稿。
但那又如何呢?
日本文壇初現雛形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千兩百年。
優秀的文學家如過江之鯽,被時代浪潮淹沒的文學家也多如牛毛。
而像“小林知世”們一樣,因各種非文學因素而被埋沒的文學創作者更是數不勝數。
在社會既定的叢林法則和日本獨具特色的階級文化下,“小林知世”們大多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努力化為虛無,然後不甘,但也不得不去接受那種結果。
因為這就是一場不對等的交易。
“初次測試”原本是一場對北川秀而言頗為輕鬆寫意的小活動,此刻卻給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迫感。
他扭頭看向最右側的竹內治,發現這位一路“護持”著自己的老教授也正好看過來。
“北川啊,努力的去披荊斬棘,努力的去創作未來,努力的去改寫一切吧!”
竹內治什麼都沒說,但眼底的光芒卻彷彿在這麼衝他嘶吼著。
如果未來有一個人能改變日本文學界、學術界的這套既定法則的話,竹內治相信這個人一定是北川秀!
而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把北川秀提前推入那片叢林。
“不要總是把這麼複雜的難題推給我呀我一開始就只想賺點小錢而已。”
北川秀讀懂了竹內治眼神中的希冀,但說實話,他對日本國本身就沒什麼歸屬感,要他像個驅魔人般對文學界和學術界斬妖除魔一番,他還真沒興趣。
不過在看到“小林知世”們的現狀後,他覺得能拉一拉底層的創作者們,讓他們至少不會連自己的生死都決定不了,倒也不是一件不能去做的事。
創辦北川文娛,把《群像》收購後重置成《北川》,幫助東野圭吾、麻生真由美、團鬼士郎還有巖井俊二他們.
他已經做了的許多事,其實也是在向著類似的目標靠近。
北川秀思考著這些瑣事的時候,準博士們則是一個接一個登臺演講,希望用精心準備的稿子打動臺上的老師們。
時間飛逝,在最後一名準博士演講完畢後,負責接待的女行政人員也敲門進來,小聲提醒著北川秀等人,他們的午飯時間到了。
“嗯。今天的‘初次測試’就到此為止吧,測試結果會在一週內以簡訊的方式傳送給你們。
回家後要牢記。
不管最終測試結果如何,你們的文學創作之路都不會就此終結。
只有孜孜不倦的學習著前輩們的文章,將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文學創作中,未來你們才有百萬分之一的可能成為類似北川老師這樣的文學家。
相反,若是求學之路有所鬆懈,那麼別說是成為一名文學家,就是靠手中的筆吃飯,都會是一件困難的事。
都聽明白了麼?”
臨出門前,北川秀身邊的那位老教授收起笑容,以嚴肅嚴謹的態度對這些準博士們耳提面命了一番。
看著他無比威嚴的模樣,北川秀很難把這副尊容和剛才舔著笑臉對自己討好的老者結合在一起。
後世隔壁的某短影片軟體上曾火過一類主播。
她們專門以各種反差形象示人,譬如人前是高冷如冰山的職場OL,私下是人盡可夫的淫娃蕩婦等。
北川秀以前一直搞不懂這類人的受眾群體是誰,現在他好像有點明白了。
流行啊,果然是一個迴圈。
臺下的準博士們站得筆直,聆聽完教授們的教誨後,紛紛九十度鞠躬目送他們離開,直到最後一道身影也消失在視線中,這些人才終於鬆了口氣。
“啊!實在是太煎熬了!北川老師就那樣坐著,一看到他的臉,我腦袋就變得空蕩蕩的,好像什麼都想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