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出靜子暫時買不起《雪國》的版權,其他出版社得知此訊息後,便開始躍躍欲試。
畢竟北川老師與河出書房簽訂的是自由作者協議,其的版權並不歸屬於河出書房,只要價格給得夠高,北川老師可以把版權賣給任何出版社。
關於這個問題,河出靜子並不在意,她認為只要北川老師能賺到錢就行了。
北川秀個人也不太在意具體由哪家出版社來出版。
倒不是他對河出書房沒有什麼感情,而是文壇地位到了他這個層次,就算他有心偏袒任何一家出版社,對方也大機率沒有實力單獨消化他的作品——
按照市場規律,只要書籍銷量還處於上升期,任何文學家的作品版權費都會一本比一本貴,無關作品質量。
而北川秀自出道以來,除了幾本頂級外,作品的總體銷量和質量都是朝著上升趨勢而去。
加上他現在日本文壇“天下第一”的不可動搖地位,《雪國》的版權費被炒到天價也很正常。
河出書房這邊剛傳出暫時不買斷《雪國》版權的訊息後,立馬有幾家體量不大,但財大氣粗的出版社聯絡上了北川文娛。
其中東京堂出版社報價180億円,小學館報價177億円,德間書店報價225億円。
這三家出版社全部背靠財團,其中主攻少女漫的小學館幾乎拼盡全力,似乎想直接用《雪國》改編成新的少女漫,然後引發一陣看漫狂潮。
報價最高的德間書店前身是二戰後不久成立的《朝日藝能報》,該報紙背靠朝日財團,以反映社會各方面問題著稱。
《朝日藝能報》在80年代就和《朝日新聞》徹底合併,成了與《讀賣新聞》並列的報業界巨頭。
在此之後,德間書店拔地而起,靠著朝日財團強大的財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了全日本,很快便成了日本國數量最多的自營連鎖書店。
泡沫破裂後,朝日財團陷入一定的經濟危機,《朝日新聞》為了保證財務流暢,向財團下屬的各大公司不斷吸血,許多中小型公司因此倒閉破產。
德間書店作為下屬公司中體量最大的一個,被吸得特別慘,在9095年間,從日本國最知名的自營書店變成了第一梯隊的末流。
這幾年,德間書店靠著售賣北川秀的,外加與河出書房合作,提前售賣《文藝》,狠狠賺了不少錢。
如今《雪國》的版權被放出,德間書店立即破釜沉舟,用225億円的報價強勢進入。
有錢不賺是傻逼。
北川秀對比了下各大出版社的報價和條件,德間書店明顯技高一籌,且態度誠懇,給足了尊重。
因此他沒有猶豫太久,直接讓夢子跑去和德間書店簽了合同,正式以225億円的高價向其出售了《雪國》10年的版權。
在此期間,北川秀,不,應該說是北川家的總資產也從1000億円躍升到了1500億円,眼看就要超過河出靜子的1900億円。
北川文娛、北川網路、北川投資,三家北川秀和夢子控股的公司也紛紛成了日本大蕭條時期最受日本民眾歡迎的大企業。
現在日本股市這個樣子,日經指數每天都在往下跑,北川秀便暫時擱置了三家公司上市的想法——
公司上市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賺股民的錢,現在股市一言難盡,韭菜股民都快跑光了。
這個時候還逆版本上市,純粹就是找死。
不過按道理,經濟行情如此差的情況下,日本政府為了提振股市,一般都會讓大藏省強行壓迫這些新興高淨值公司上市,一波融資的錢大半得拿出來孝敬給政府,美其名曰“為國助力,共度難關”。
當然,這是那些沒有關係的“愛國企業家”必須要做的事,不然圈子裡就不給你混。
而北川秀這種頂級關係戶,上有首相、皇室家族背書,下有文部省等重要單位扶持,大藏省肯定不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避開了上市問題後,這三家公司生意變得更加紅火,手頭寬裕的資金也一波波跟著投入市場,幫助它們賺更多的錢。
大賺特賺之際,北川秀也沒忘記繼續薅“東南亞兄弟們”的羊毛。
97金融危機的餘波還在,之後的一陣陣影響依舊會讓倒楣的那幾個國家苦不堪言。
北川秀秉持著“我不賺也是美國人賺走”的核心理念,讓千原雅人瘋狂操縱外匯,爭取從索羅斯等大鱷嘴裡扣出點殘渣來。
1998年,全球的各大市場都挺低迷,唯一比較紅火的就是文娛產業。
經歷了各種挫折的日韓文娛文化開始覺醒,以日漫為例,《百變小櫻》、《頭文字D》、《星際牛仔》等知名動漫就是在這個時候播出的。
韓國這邊,北川秀的《百年孤獨》和《挪威的森林》火遍全國,隨後文學村出版社又花了巨資購買了北川秀早期的一些書籍。
整理成冊的《北川秀集(韓文譯本)》售價極高,但依舊擋不住韓國讀者們的熱情,發售當天就全部售罄,之後一直處於加印售罄的反覆交替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