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即便身為人師,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時只想著學生。”
突然冒出來的一句話,直接把落合美砂給幹懵了。
這聽起來好像是“老師”說的話。
所以是第一人稱,職業為老師的嗎?
可這話.道理是這個道理沒錯,但如此直白的寫出來,北川老師就不擔心引起教師職業者的反感麼?
她記得以前有個“上流作家”寫了一篇反佛教的。
佛教是在平安時代入侵日本的,那個時候的天皇家族還漸漸被佛教信徒給控制了,導致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成了佛教的附庸。
時至今日,還有不少神道教神明被誤解為某位大佛的坐騎、門生等。
現在神道教高層和佛教高層一有空就打嘴炮,互噴,他們都說自己是日本本土宗教正統,還說對方的神明是自己神明的小弟。
這筆爛賬日本政府也不敢管。
不過寫了反佛教的那位“上流作家”就遭殃了,很快就收到了佛學會的律師函,然後被各種攻擊,最後不得不公開道歉,把那本書也給下架了。
可見即便是社會地位崇高的日本作家,一旦碰到類似地位的其他職業者,也不一定能討到好。
老師職業者恰恰是日本國民比較尊重的人。
她沒管那麼多,繼續看了下去。
故事以主人公女老師森口悠子的口吻緩緩展開。
劇情的開始,森口悠子一邊讓學生們喝牛奶,一邊閒庭信步般說著自己準備辭職的事。
讓落合美砂震驚的是,故事裡的學生們顯然不是日劇日影裡常見的“好學生”,森口悠子也難以稱得上一名好教師。
她坦言說“我當老師,並不是由於有一位改變我人生的恩師之類的特別契機,只是因為我的原生家庭很貧窮。
父母還總是念叨女孩子就不要念什麼書了,可我就是喜歡唸書。
況且,如果當教師的話,育英會的助學金就不用還了。於是我毫不猶豫地參加了教師資格考試。”
“這也太直白了.”落合美砂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愕然發現周圍的人幾乎都在看《文藝》增刊。
他們不僅看,還時常交頭接耳的討論著,就是聲音很輕很輕,你不湊近,很難聽見他們在說些什麼。
大概是為了不劇透其他讀者吧。
她這麼想著,對北川秀的《告白》興趣更深了。
森口悠子這麼簡單粗暴的說法,以及面對學生時毫不掩飾的做派,讓她有點好奇。
幾乎所有文學作品裡,但凡提及老師,無不寫的令人感動尊敬,宛如蠟燭般,燃盡自己的一生和所有,只為照亮孩子們的道路。
她以前的所有老師,只要提及自己為什麼做老師,契機必然是“受到了某位恩師的感染”。
這種話,年輕時她很愛聽,很受用。
等進入了社會,才慢慢發現,很多事情,很多東西,完全不是你聽見的那樣。
更多老師是在抱怨工資低,工作辛苦,或者當老師的契機和森口悠子一樣,單純為了錢和不用還育英會的助學金。
這才是真實的人,真實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