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美滋滋的收好了CD和感謝信,準備等月底時再去河出書房找齋藤玲奈他們商量這事。
2月18日。
電車到達鎌倉時已是午後七點多,村松友視和松原凜子叫了輛計程車直奔大塔宮而去。
這時候寺院內的臨時戲臺上已經開始了能劇表演。
村松友視出示了入場券,正興沖沖的準備和松原凜子一起觀看有趣的能劇,卻愕然發現大塔宮內人影稀疏,完全沒什麼人氣。
臺上演的是《清水座頭》,講的是為尋求良配而前往清水寺祈禱的盲者與盲女在佛殿中相遇,兩人飲酒言歡,隨後盲者開始講述起《平家》,而盲女則唱起了小曲《地主櫻》。
唱罷,因夜已深,二人便各自休息。
在夢中,兩人皆聽到清水觀音的神諭,只要前往西門,連理之人便會出現。
於是兩人先後起身行至舞臺橋廊處等待。
當盲者的竹杖碰到了盲女的竹杖時,兩人方知對方便是自己祈求的良緣,然後皆大歡喜的結為夫妻。
這能劇在日本非常火,類似《泰坦尼克號》之於愛情電影,幾乎每一次出演都能吸引大批次觀眾前來欣賞。
村松友視和松原凜子面面相覷,確認自己沒進錯場後,愈發迷惑起來。
等能劇演完,已經快晚上九點,戲臺上的照明關了,篝火也熄滅了,四周頓時一片漆黑。
村松友視拉著松原凜子往外走,路過檢票口時,他忍不住問檢票員:“今天怎麼來看能劇的人那麼少?”
“聽說是最新一期的文學雜誌《文藝》出了幾篇好看的,北川老師的新書也連載到了高潮部分,大家都回家看書去了!”檢票員也是道聽途說。
他不,只記得清早出門時,家旁邊的書店排滿了人,幾乎人手一本《文藝》,好像賣得比《少年jump》還好。
“除了北川老師新作之外的好書?”村松友視頗感意外,一下子來了興致。
上次公司召開會議後,編輯部最後一致認為《文藝》僅憑一篇《國境》不可能逃脫《群像》和《文學界》的圍追堵截。
大家一通分析後都覺得2月號《群像》的銷量必然會因為刊登了大量優秀徵文作品而與《文藝》拉開差距。
而眼見有功勞的事,他這個已經被邊緣化的副總編自然是輪不上的,終日無所事事的他還不如陪凜子來鎌倉看能劇。
兩人本來是打算看完能劇,吃了飯,再買兩本《文藝》回旅館看。
現在聽檢票員這麼一說,他們的興致都起來了,從大塔宮一出來到馬路邊,立即揮手坐上計程車,前往位於小町路的一個門面不大的料理店。
據家住藤澤的編輯介紹,以前小林秀雄等文人經常光顧這小店,店裡不僅提供料理,也供應最新的和雜誌。
一進門,兩人立即入座於鋪席上,說了來意後,店長很快就端了一盤烤鳥串,兩大杯啤酒,以及兩本《文藝》過來。
“兩位是來對地方咯,這期《文藝》太暢銷,市區的書店基本都賣脫銷啦,也就我們這種偏遠小店還有存貨呢。”店長笑著收了錢,忍不住感慨道,
“這期《文藝》出了好幾篇很不錯的,比起《群像》那些乾巴巴的徵文入圍可有趣多了。”
“是啊是啊,《群像》還是那老一套的東西,說什麼社會性徵文,到頭來入圍的作品還不是那些成名作家寫的嘛?”
“嘿嘿,你還真以為你投的稿子能被選上啊?這次徵文的獎金比群像新人賞高了五倍!新人賞你都拿不到,還想入圍徵文?”
“切,既然一開始就沒打算讓我們入圍,幹什麼說的這麼誘人?而且那些入圍作品也不見得真比我寫的好。我看,《文藝》連載的這篇《秘密》就比它們都好!”
“我倒是更喜歡麻生老師寫的《青梅竹馬》,那種女性特有的細膩文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