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三王壓榨封地子民,手段殘忍,舊朝臣子因此生出牴觸情緒頗為尋常,如今應以恢復民生為主啊!”
“皇上,四座大城之中,存糧不多,百姓怕是熬不住!”
“皇上,各地府庫有些吃緊,不易征戰!”
“諸位大人糊塗!舊朝臣子把控城池,若有一日揮兵北上,攻伐朝廷,諸位大人當如何?親身應戰嗎?”
“皇上,斬草除根啊!”
……
兩派就這件事情吵了起來。以太子太傅為首的文官得到了氣急敗壞的太子太傅的書信,主站。太子太傅信裡強烈要求,要孫衛江給他找回場子。他要讓這些龜東西想說話都說不出來。
而一批文官和武官則是主和。舊朝臣子目前沒有做過威脅朝廷的事情。他們當時是屬於三王的封地,繳稅也是交給三王。如今歸了朝廷直轄的那四座大城,也沒辦法繳稅,甚至還要開倉放糧,遷一批人過去繼續耕種。
如果舊朝臣子控制的區域府庫充盈,那還能給朝廷添一些進項。要是都跟那四座大城一樣,攻打的軍費和填補十三座城池餘下鄉民捱到明年的花費,能把朝廷拖垮!
他們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糧食!
翟文瑩隱身在朝廷裡面偷聽。姜盛唐是想要打的。但他擰眉看著催糧奏章和四座大城賑災方案,又不太敢打。
不說別的,要再來四座這樣的大城,會直接掏空整個國家。衣物、藥材、糧食等等,全部加起來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姜盛唐想要現在的好名聲,他就不能不管那些遭了難的人。要是管了,上上下下都會找他要錢要物。
最後,姜盛唐還是打著為百姓好,為軍中兵士好的由頭,將孫衛江召回了皇城。而他帶過去的大軍也跟著回了京都。沒有立功的被送回了家,剩下那些優秀的,打亂之後,編入城防和御林軍。
“這吃相有點難看啊。”
翟文瑩看著孫衛江一回京都就變成了一個光桿司令,對姜盛唐的做法有些不滿。
不讓孫衛江去戍衛邊疆,也不讓他在城內帶兵,就這麼困著,像是在動物園關不聽話的動物。
城內的事情,翟文瑩看了很多,然後將這一切都告訴了李應瑜。
李應瑜輕笑一聲,“那憨貨能老實,是被打得老實吧?或許他成親,將妻兒留在皇城,他就可以去邊關了。”
李應瑜去了解過孫衛江,不是真的老實,但的確憨。
姜盛唐的手段在李應瑜看來很低階,還傷臣子的心。
翟文瑩沒說話,她不瞭解。她只是將自己看到的事情完整地說了出來。
不管是李應瑜還是姜盛唐,之後一年都在休養生息。姜盛唐擁有十七座大城,還是明面上的帝皇,佔據了上風。
李應瑜擁有十三座大城,還是暫時無法明說的舊朝之主,未來女皇,處於下風。
雙方所轄大城之間都有交易。李應瑜明面上沒有再派任何人進入那十七座大城中刺探訊息,只是單純交換物品或者以銀錢購物。而姜盛唐始終眼饞那十三座大城,不斷給李應瑜送“訊息”。
翟文瑩在情況穩定之後就時不時回去一趟店鋪,繼續忙活換記憶的事情,也看看其他靈魂有沒有什麼問題。
那邊的天道顯然還沒糾結出個結果,兩邊的籌碼都差不多。
但等翟文瑩再一次回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李應瑜祭奠父皇,笑得歡快的樣子。
李應瑜動用皇宮內的暗線,將姜盛唐算計他的寵妃,讓寵妃接連滑胎,直至再也無法生育的事情偷偷漏了線索給寵妃和寵妃的家人。皇后作為知情人,也被寵妃恨上了。
現在的皇城,姜盛唐的後宮不安穩,朝堂也分裂成了四派。太子太傅一派、皇后一派、寵妃一派還有中立一派。
中立那一派的頭,已經是李應瑜的人了。
“你運氣不錯!”
“是的,子女始終是父母的軟肋啊!”
李應瑜找到了那人失散多年的妻子和兒子,現在還有了孫子。
翟文瑩不接話,她真正想說的其實是,天道已經做出選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