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折腰拂盡美人絲,江山錦繡望斷人間情。世上總有些人將悽苦嚐盡,千百年亙古不變的只有人心的可怕。此生倥傯,終究不敢交託了自己。
“將軍,我不願。那一雙人有是再好不過的,沒有我也不會覺得有什麼,沒有嘗過溫暖的人是不會被溫暖所傷害的。”
穆若穎隨後也離開了楚府,留下了楚凌然一個人,她不該去要求楚凌然為她做出任何改變,她自知兩個人在這亂世上揹負的沉重,楚凌然若真是這天下的主人,她不會去強求她不該得到的東西。他們兩個的真心,沒有一個人敢給,也沒有一個人敢要。楚凌然如今的承諾是、只是一響貪歡的執著罷了,何必深究,引得自己波瀾。
“泠兒,你能不能不躲我?”
橋上兩人月掛山腰,鏡面湖光倒影出兩人的青澀與朦朧,故事裡記不得的溫柔與繾綣,在這一方天地倒是能欣賞個完全。女孩彩霞般羞紅的雙頰,嘴角掩不住的期許笑意眼神彷徨打探,人間婉轉流連。男生不過負手,昂首傲立,浮雲如夢,眼前人是心上人。
“我是真心的,從第一天起你就很可愛,你的活波與明媚住進我心底裡,是我不敢觸控的溫暖,可我不敢,不敢去講心底的那份感情揭露,若我終有一天會傷害你,不如從沒有將它曝於陽光下。”
男子眼底含波,深情堅定,清風與楚凌然一般揹負著血海深仇,從小就與楚凌然在軍營茹毛飲血,這一秒若自己不殺了眼前的敵人,下一秒自己就會身首異處。他對於愛情這類的情緒看得極淡,有的只有那遠方金頂上的王座,與那些夢魘中的也要殺絕的人頭。可他卻不曾想過,那個簡單的女子會住進他的心裡一發不可收拾。
“小姐說,清風將軍是好人,如今看來,也不過是個會說情話的浪蕩公子哥。”
她又怎會不知清風對自己的心思,與自己…渴求的守護,只是若從未相信過別人,被全世界傷害也只是一場註定會輸的抵抗,可若是那個人,那也許就是一場自我寫就的悲劇了吧。她終於明白了小姐說的楚凌然並非良人的意思了,清風也是如此,自己沒有這個勇氣去交託自己,*的面對這個世界所有的陰暗。
“我是否真心,你自是明白的。江山是將軍的,名利是你主子的,我們二人,為何不能在事成之後歸隱呢?我想要給你一個家。”
人真是很奇怪,銅牆鐵壁築起的心防又如何呢?但凡有一個人撬開了一點縫隙,露出了陽光與明亮,只需要一句話就能把你這麼多年的倔強土崩瓦解。清風說…要給我一個家…那便夠了,泠兒的心中沒有什麼東西比一個家來的讓人嚮往能讓人堅強。
“若你說到做到,餘生我定當作陪。”
清風愣在原地,他不曾想過這個倔強推拒他的女子會如此堅定的答應了他,他絕不能負她,即是江山為證,明月為鑑,在這亂世中以骨為刃,以血為剎,也要刻下自己對她的承諾。
夜深了,穆若穎在回府之前先去了趟京繡閣,將瑪爾拓安頓了下來,楚凌然與她的計劃是盤大棋,如今真正該著急的人大有人在,是時上頭那人自會發話,如今他們要等的只是東風罷了。楚凌然不便利用自己京城外的勢力去早一步籌謀這一切,皇室波盪,楚凌然在這時絕不能露出絲毫的野心與實力,穆若穎能做的也只是守好這最後一座防線。
彩霞與火燒晴空一般奔騰萬里,自古以來最美的也不過是這人間七彩,絢爛熱烈。穆若穎心裡自是明白泠兒那丫頭今日之後可就心裡住下了另一個人,若有一天楚凌然功成之後,穆若穎自會去討了清風,讓他們二人在這亂世中尋一片誰也找不到的世外桃源過完這浮生,若是穆若穎與楚凌然都輸了,後話自是鮮血淋漓,她的賭注也只能壓在那個男人身上了。
“近幾日都未見妹妹在府中的身影,想必妹妹身為國主必是繁忙的緊,也要注意歇息才是。今日我與太子游園方知妹妹為了姐姐的終生大事如此考量,我必該是特意來答謝妹妹的。”
穆若穎一回府門就看見穆驚菲大步向自己走來,自己這近一個月忙著京繡閣與朝堂各地的關稅本就是應接不暇,早出晚歸的也沒見著穆驚菲。太子自那天來試探過自己後,時不時相約穆驚菲去皇宮或者龍湖上游園,穆驚菲本是高興能碰見不少王公貴族,跟在太子身邊時不時也能望見祁王殿下兩眼,自是滿心歡喜的,只是太子在穆若穎此處的心仍舊未死,他原是藉著穆驚菲來打探穆若穎的下落與目的,果然是皇帝的兒子,行事風格還是那麼“光明磊落”,穆若穎自是知道穆驚菲今日是認為自己有意太子,卻利用她欲拒還迎。
“我自是要想著姐姐的,姐姐寬心便可,如今也晚了,妹妹送送姐姐?”
穆驚菲本是今晚帶著對穆若穎的恨意來找她,另加上穆若穎的若無其事,心中的狠戾更是加了一分,但母親早已不在,穆府那位主人她早已看透絕不會冒著得罪穆若穎的危險,替她做什麼主。這個穆府早也不是從前的樣子了,如今太子對於穆若穎也有所忌憚,若是真能與太子合作除了她的心腹大患,自己也不用急於一時與她撕破臉,穆驚菲今晚未討得什麼便宜,但…來日方長,自從母親死後,她和穆鑑染吃了不少虧,也算是從何熙尤為他們編織的美夢裡面醒來了。
泠兒剛回府上就遇見穆驚菲與穆若穎的糾纏,心急火燎的趕上前去,卻未感受到太多大*味,穆驚菲寒暄了兩句,就回了自己的院子,這著實讓泠兒有些意外。穆若穎自然知道穆驚菲打著什麼算盤,無非關於太子,關於那位高深莫測的祁王殿下,關於她喜愛的榮華富貴,她沒有那麼多的閒情逸致去盤算穆驚菲的計謀,如今若是可以,她倒是隻想著去解決一些實事,雖說福灣這塊地方急不來,卻當真是多一天的等待百姓就多一分的悽苦。
“主子,她……”
“何熙尤走了,她自是要長大的。畢竟她也算是穆驚鴻的女兒,誰能容得下她繼續做她的公主夢?”
穆驚菲自小就欺壓著穆若穎母女兩個,何熙尤自生下穆驚菲就給她最好的待遇,穆驚菲想要的從來沒有得不到的,興許就是這樣的童年,穆驚菲雖不善良,但也沒有太多的城府與心機,如今何熙尤死了,穆驚菲再不清醒,日後嫁了王公貴胄的生活絕不會比在穆府的輕鬆。
“倒是你…如何,清風可是個實誠的孩子,別欺負人家。”
泠兒臉上的紅暈還沒來得及退下,便被穆若穎的調侃更深了一分,清風模樣興許還比穆若穎大上些許,但他們二人的愛情穆若穎就如同望著自己的妹妹弟弟一般,希望儘自己的一份力,為他們護住人間最後一點美好。穆若穎望著泠兒青澀羞紅的臉,也不好再去調侃些什麼,她很羨慕泠兒的無畏,若是今日她是泠兒的立場,她想自己也許就未曾擁有這般的勇氣與決心,該是多好的真誠對待才能換來一分真心。
夜晚,泠兒向穆若穎彙報了些穆府的大小事宜,穆若穎對於泠兒掌管著大小穆府的事宜,從不多問,若非什麼籌謀,平日裡從不多問一句。
“穆驚鴻這兩日可有什麼動向?”
“他府裡的下人說他時常早出晚歸,我猜測多半與朝堂裡近日出的大事有關,前日倒是有件奇怪的事兒,太子自幼多病,按理久居東宮,也就是近兩年身子好轉了些,才敢出來走動,認識的人自是不多的。但前幾日太子來到穆府停在門口接穆驚菲的轎子,下人們也是好奇當朝太子的模樣,在穆府門外的人就多了些,我偶然聽到一個下人談起,那日太子叫住了穆府的管家,他為何知道大管家的名號稱作吳忠?我有些猶疑,不覺著是什麼大事,也就未和你說。”
穆若穎聽完了泠兒的故事,方才知道這個太子絕沒有想的如此簡單,吳管家在何熙尤在世之時,在穆府可以說是隻手遮天,但一位東宮太子知道穆府管家的姓號未免過於奇怪了些,就連穆驚菲也只是知道吳管家姓吳罷了,她一位高門小姐,絕不會與太子閒談時說起吳忠來,看來這個太子對於穆府的瞭解還頗深啊。這個京城望見的風平浪靜,著實頂不住絲毫的推敲,暗地裡的波濤洶湧,陰詭人心也不知能藏得住幾時?
第二日清晨,穆若穎醒來時,朝露還未完全散去,她昨夜睡的不算安穩,想著福灣的戰況,海上作戰的兇險遠比陸路要明顯的多,如今何氏王朝內外的危機四起,戰力不佳,內修腐朽,若沒有萬全之策皇帝絕不會放楚凌然到福灣去平定禍亂。而,楚凌然昨日對自己的承諾,仍舊是如此的清晰,自己說服自己不去接近卻又一步步被命運捉弄,她的毅力到底又能撐到幾時?
泠兒此時應還在歇息,今日就要她休息著吧,她為了穆若穎打理穆府盡心盡力,從沒有一天是鬆懈的,她清晨就到了京繡閣,京繡閣一日裡最沒有人氣的時候怕就是此時,夜夜笙歌,到了這個時候也只是一座空樓而已,穆若穎喜歡坐在最頂樓的廂房裡,遠眺家家戶戶開始升起的炊煙,這座城市裡的生命一步步活了起來。
”我的祖宗,你也是當真不心疼你姨母,夜間我要照顧著歌舞生意,好不容易能休息了,你瞧瞧這方几更?你又來這兒坐著,你可知我這一月生了多少白髮?”
“姨母風華絕代,若是生了白髮那也是銀絲華幕九重天,穎兒自是不擔心姨母會老,再者說了,這天下誰人不知風鳶姨母的名字,您如今這些個家當啊,我若好好查查這何國經濟脈絡,說不準啊,還沒姨母的一半呢。”
風鳶自是看得出穆若穎的心事,看來這天下終於還是動盪了,說不定明日這丫頭就與自己說要去邊疆殺敵,也說不準後日這丫頭就能坐在那王座上創下青史輝煌,風鳶平靜的等著,生離死別她活了那麼多年,不能說看透,卻也要已淡了,她知道對於穆若穎來說,今年春末興許還位國過,穆若穎也終於能完全解脫了。天下易主也就是這麼幾個月的事情了,若穆若穎還能登高遠眺尋求一絲平靜,自己絕不會去打擾她。
到了晌午,酒樓也終於繁忙了起來,人煙味與酒香飄進了許多人家的庭院中,就好比自己坐在這廂房裡享盡了西面庭院中的晚香玉一般,京繡閣白日裡還是如同之前一般,招呼客人用的夥計,姑娘們在各自廂房中不受打擾,雖說風鳶明禁她們去打擾穆若穎,但又幾個與穆若穎親近些的,還是會去找穆若穎閒聊兩句,穆若穎只是靜靜地聽著,人間的聲色犬馬……
“今日那將軍還來找你?你說…他是否要收你進將軍府?”
“我倒是不願,聽聞啊,他對那小國公主極為苛責,時不時就是辱罵與苛責,你未聽說嗎?得不到的啊,這男人自是惦念的。”
“還是姐姐懂得男人,也是,在這京繡閣,風鳶待我們極好,銀兩吃度一樣不少我們的,比那敗國公主啊要活的快活許多。”
姑娘們一言一句調侃著晚上那些達官貴人們,穆若穎倒是想了起來口中的公主是誰,之前那位囂張的將軍似是還是楚凌然的部下,那公主似是…東疆!東疆接連著東瀛的河渠,地處偏遠雖說何國收復了東疆卻也未曾細心打理過,那裡的地方官員自是心不甘情不願,百姓也是未從歸順的傷痛中走出,東疆公主…倘若東疆公主管了這東疆國土,是時東疆的百姓必會感恩皇恩浩蕩,而東瀛南臨東疆,北接福灣,兩國百姓的壓力下必定是腹背受敵,看來今日,這京繡閣…自己是沒有走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