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和這個災星有關的事情,都能氣的他全身都痛。若不是為了國師說的那條天諭,他怎麼可能容忍讓這個災星活到現在!
“皇上息怒,本王身體不適,拜下去了,只怕就起不來了。”
蕭至寒看這皇帝,冷著一張臉解釋著,卻讓蕭德庸的臉色更難看了幾分。
蕭德庸深吸一口氣,強壓住即將噴薄而出的怒氣。
這個災星,每一次都拿他的身體說事!關鍵是他這身體要是真的有個三長兩短,國師為了保住他的命,少不了要動用御藥房的那些奇珍異寶。想著這二十多年來少了許多的奇珍異寶,蕭德庸就一陣肉疼。
“既然你身體不適,這禮便免了。明王,你可知平城瘟疫一事?”
蕭德庸被蕭至寒這麼一說,面子早已掛不住,可是為了給自己找個臺階下,故意做出一副體恤蕭至寒的模樣。
“不知。”
平城瘟疫一事,蕭至寒早就聽飛影他們說過了。他禁足王府,卻突然被傳召到這太乾殿上,這些人心中打的什麼主意,他哪裡能不清楚。不想和他們多做口舌爭辯,蕭至寒便乾脆兩個字打發了蕭德庸的問話。
聽到蕭至寒說出的這兩個字,蕭德庸一噎。想要斥責,卻擔心蕭至寒再語出驚人讓他下不來臺,只能生生的忍住了。
其實當初蕭至寒的母妃懷蕭至寒的時候,他也曾有過期待。可是隨著蕭至寒的出聲,蕭國邊城失守,各地爆發天災,就連乾旱了多年的允州都極其罕見的爆發了山洪。
於是,蕭至寒天降災星的名頭便被傳了出去。
為了平定人心,蕭德庸召國師為蕭國祈福。可是祈福之中,國師接收到天諭。
災星降世,戰亂迭起。家不成家,國將不國。
這一條天諭,直指蕭至寒。
那一瞬間,蕭德庸是對蕭至寒下了殺心的。哪怕蕭至寒是他的親子,可是為了蕭國天下,為了他的皇位,卻是留不得的。
要除去蕭至寒的時候,國師攔住了蕭德庸。
“災星已然降世,即使現在殺了他,也改變不了任何事情。不若先留著他,看一看這條天諭該如何化解。若是化解天諭的關鍵是他的話,現在殺了他,便再無回天之力。”
國師說完這話,便去閉關了。
蕭德庸雖然恨不能立刻要了蕭至寒的命,卻也將國師的話放在了心上。遣了心腹去蕭至寒身邊照看,在國師出關之前,不能讓蕭至寒受到任何的損傷。
國師閉關了整整五年,終於想出了破解那條天諭的辦法。
“二十年後,會出現九星連珠的異象,到時候天下各國勢必會陷入動亂之中。但是,這異象顯示,只要在九星連珠的那一瞬間,用蕭至寒祭天,蕭國的國運便會瞬間逆轉。不僅不會在天下各國的動亂中遭受任何的損失,還能趁機將各國吞併,從而成為天下的霸主。”
聽到國師說的這話,蕭德庸深藏的野心瞬間被點燃。
從他登基伊始,他就有著稱霸天下的壯志。可是後來蕭國的瑣事實在太多,另外幾個國家的國力也在逐步提升,他便將心思漸漸地放在了心底。如今聽到國師這麼一說,蕭德庸只覺得是峰迴路轉,腦海中全部都是他稱霸天下,各國朝拜的場景了。
於是,被所有人都認為是禍國災星的蕭至寒,不僅沒有丟了性命,反而還讓蕭德庸處處保護著,生怕他出了什麼問題。
後來,蕭至寒也不知怎麼回事,越發的乖張,屢次讓蕭德庸下不來臺。本就將蕭至寒當做祭品的蕭德庸也就越來越不待見蕭至寒,對蕭至寒的態度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反正蕭至寒在九星連珠的時候會被祭天的,只要留得他的一條命在,他過得什麼日子,受的什麼待遇,其實都不重要。
為了防止蕭至寒在祭天之前出意外,蕭德庸特意讓國師給蕭至寒煉製了保命用的續命丹。如果真的遇到危險,命懸一線,只要服用了續命丹,及時送到國師面前,蕭至寒就能將命保下來。
只是那續命丹極為霸道,一旦吃下去,便要遭受不間斷的蝕骨撓心的痛苦。
蕭德庸不是不知道這些,可就算是知道,他也沒有任何的不忍。蕭至寒對他而言,不過是可以讓他稱霸天下的工具罷了。
但是蕭德庸卻不知道,那續命丹,蕭至寒也只是在小時候曾服用過。後來,便對其深惡痛絕,再也不願沾染半分。
這便是為什麼在豐城的時候,蕭至寒險些喪命的原因。
將平城瘟疫的事情簡單的給蕭至寒說了之後,蕭德庸便將派遣蕭至寒做特使去平城賑災的事情說了出來。
將蕭至寒留在京城,也是處處給他找不痛快,還不如將他支出去,能受些罪是最好的。若是能就此傷了根本,從此以後只能乖乖的待在明王府中,那便是更好不過的了。
反正有國師的續命丹,也不用擔心這個災星會一命嗚呼。
蕭德庸的如意算盤倒是打得好,可是一時得意卻忘了蕭至寒是個什麼性子。
“不去。”
聽到蕭德庸的話,蕭至寒連眼皮都沒抬一下,直接就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