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實驗室,顧成直奔會議室,趁早開完會回家吃飯。
“讓各位久等了。”
顧成進入會議室的時候,許教授等人都已經在相互討論了,莉婭也跟了進來,一眾科學家好奇的看了她一眼,但也沒有多在意,更沒有過問,顧成把她帶到這兒來說明沒什麼問題。
“顧先生,國家航天局方面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嫦娥工程在月球背面獲取的眾多寶貴資料,咱們幾個老頭兒剛剛也在討論月球背面永久性基地的選址問題。”
許教授看到顧成坐下便主動發言,停頓了一回兒看著對方接著說道:“根據國家航天局提供的資料資料顯示,月球背面地形複雜,要實現可靠的著陸,一方面因為地形十分崎嶇,在450公里的航跡上地形起伏是劇烈的,最高處達到7公里,另一方面,在著陸過程中進行避障,傳統辦法是選擇接力避障的方式,有效的避免飛行器遇到的障礙,在著陸區裡選擇最為安全的點作為著陸點。”
顧成在他的位置上滑動著觸屏會議桌,在許教授發言的時候,他一邊聽著一邊瀏覽著的國家航天局提供的月球背面資料,片刻之後也發言道:“這到不是什麼大問題,天刃飛船是有人操控,也是一架相對獨立的完整系統,飛行員能夠很有效的解決避障問題,也無需透過地面遙測的干涉。”
與會的另一位學者發言道:“太空探索畢竟事關重大,事無鉅細,還得精細化的規劃,要打造永久性月球背面基地,意味著今後會在地月之間頻繁往返航行,短期內我們只有一艘飛船可用,不得不重視這個問題,我認為得透過飛行器感知的影象進行精確的地面恢復,為後續制定更為合理的航道,力爭找到一條相對安全的區域作為航行路線。”
顧成點點頭:“這是安全問題,完全贊同。”
看完了資料之後,顧成旋即補充道:“關於永久性的基地選址問題,大家都有什麼看法?”
與會的一位科學家微笑的立馬發言道:“本著務實的精神,自然是哪裡的礦脈資源多、易開採,則是首選物件了。”
聞言顧成回頭看向了觸屏桌面,再次一覽嫦娥工程提供的資料資料,不由自主的點頭:“那就是門捷列夫撞擊坑了,祖沖之環形山也不錯,不過地勢崎嶇,地形的起伏相對劇烈,天刃飛船的降落到不成問題,但從長遠來看,對於打造永久性基地的問題上而言,會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
月球背面工程計劃,核心技術是智慧全自動化,在計劃的初期階段效率不會太快,因為這是一個呈幾何級數暴增的走勢。
底數越大意味著整體效率就越高,換而言之在計劃的早期階段要採取更容易的策略,以此來增大底數。
在經過一番討論之後,所有人都一致同意選擇了門捷列夫撞擊坑作為月球背面工程計劃的首選地址。
接下來的日子,公司的重心將放在第一艘天刃飛船的製造上來,這是迄今為止人類史上最大的載人飛行器。
在動力引擎方面,採用天刃戰機[GD89.7S]光導引擎同根同源的引擎技術,編號為[GD717S]光導引擎,不同之處在於天刃飛船的引擎體格更大,當然推力更是巨獸級的。
天刃飛船的動力引擎將採用4×[GD717S]光導引擎,單發推力理論上達到了717.6噸,總推力2870.4噸,相當於32×[GD89.7S]的總推力。
比起美國人的“土星5號”3400噸總推力而言,差了500多噸,但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老美的“土星五號”總質量便重達3000多噸,而月球軌道運載能力只有100多噸。天刃飛船的最大載荷突破了千噸級,是“土星5號”月球軌道運載能力的近十倍。
毫不誇張的說,天刃飛船隻需要一個來回,就能把NASA目前正在籌備的“曙光號”空間站送上天。
這差距異常明顯。
為了能夠實現製造一艘天刃飛船,其預算開支就已經與“天刃計劃”持平了,光是天刃飛船本身的造價就達到了580億的天價預算,加上其它各項成本,最終超過了700個億。
可以說,天擎科技哪怕利潤是蘋果公司的兩倍,但每年掙了多少錢基本都花乾淨,在得不到國家撥款的情況下,天擎科技的超大利潤也在短期內沒有足夠的財力來製造第二艘,因為其它專案也都是吃錢大戶,月球背面永久性基地也要吃錢,還有每年要拿出兩千個億來扶持基礎研究。
這兩千個億是必須要出的,宇宙大航海時代的序幕已經拉開,在開拓期間最是需要具備創造力的高階人才。
天刃飛船按照預定計劃,在今年秋季完成建造,速度可以說是非常快了,這得得益於“天刃計劃”在前,累積了大量的技術和經驗,否則不可能有信心在秋季的時候完成這一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