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控制室的操作員立刻在面板上滑動了片刻,在場的科學家們已經沒有事情幹了,現在就等資料結果出來進行分析。
隨著實驗室最外層大樓的穹頂開啟,只見得一面直徑8米的平面帆暴露在陽光底下,今天的天氣不錯,光照充足。
由太陽和微量宇宙線輻射下來的光子照射在這個類似接收作用的“平面帆”表面,攜帶能量而無靜止質量的光子進入了全反射的光導纖維。
如果人的肉眼能夠看到微觀尺度下的畫面,就會看眾多的光量子沿著光導纖維的軌跡以光速流動。
這些光量子即便數以億計,但它們的總體能量仍然很微小,需要藉助專業的裝置才能測量到。
當穹頂開啟的那一刻,實驗測量就已經開始了。
一眾科學家都在控制室裡盯著資料顯示面板,隔離實驗室不可見,也沒有安裝相應的電子眼,這都是為了做到排除儘可能的排除所有可能影響實驗測量結果的外界干擾因素。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這一等就是整整三個小時,但這群科學家沒有一個人表現出了不耐煩的情緒。
三小時就能出結果對於他們來說不要太短暫了,要知道很多基礎實驗測量都是以年為週期來計算的,得出一個實驗結果要幾年甚至十幾年在科學界都是很常見的。
終於,在三個半小時之後,超級計算機得出了測量計算結果。
資料監控員看到彈出的資訊,立刻大喊。
“出結果了,出結果了!”
原本在等待中,相互討論的一群科學家立馬出奇一致的停止了交流,嘩啦一下全都湧了過去。
“怎麼樣了?測量結果是什麼?”
一位姓許的實驗物理學家扶了扶鏡框,道:“檢測到的測量資料顯示,每千瓦功率可以產生1.5毫牛頓的力!”
真能產生推力?
得知了結果,在場的科學家們反而都一致的不說話了。
實驗資料結果顯示與顧成給出的理論模型完全吻合,這意味著什麼?
1.5毫牛的力真的不大,1000毫牛=1牛頓的力,但1.5毫牛這一推力相對而言是太陽帆的100多倍。
良久,許教授強忍著心中的振奮,說道:“諸位,先別忙著下結論,一次測量並不能說明問題的根本,必須要進行反覆測量。”
眾人一聽表示贊同。
接下來的半個月之內,這群科學家進行了瘋狂的實驗,白天進行,夜晚也在進行,幸運的話說不定還能接收到來自宇宙中的高能伽馬光子,不過這種機率微乎其微。
……
3月28日。
實驗中心會議室,17位參與此次實驗計劃的科學家匯聚一堂,半個月之內,他們已經進行了一百次的測量,並且花費了整整一週的時間來分析這些資料,整理出了最終的確切實驗結論。
此時此刻,眾人依舊沒有完全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