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八月十五,天空中下起了濛濛細雨。
雨絲細如髮,卻沁涼無比。
可就算如此,桃源村裡卻來來往往熱鬧的很。
除了本村的,還有大柳村來上工的。
柳夭夭想要人手,常百慶就帶著自家兒子去大柳村談了談。
次日就來了二十個成男。
雖然大多都乾瘦,卻都是幹活兒的好手。
尤其是在桃源村的待遇上,她們別提多感恩了。
這幾日,因著他們幹活兒賣力,引水搬石的進度快了不少。
惹得看出好的常百慶又親自帶著挑了二十個好手回來。
大柳村內自分上柳和小柳,中間隔了一道溝坎。
全村老老少少加在一起聽說超過了三百。
雖是大村,田地也不少,可他們的日子卻並不好過。
人頭稅,田稅,服徭役加在一起就讓他們苦不堪言了。
更別提偶爾還要給邊城守軍供給。
壓在他們身上的擔子足夠他們一輩子直不起腰。
但在桃源村找到了活兒的村民們卻是每每都要謝天謝地一番。
就連對待桃源村的村民他們也都是哥哥弟弟的叫著,別提多親熱了。
而回了村的她們卻是人人羨慕恭維的物件。
……
而這些,柳夭夭雖然看不到卻也能猜到。
“用上你畫出來的那些工具後,他們速度快了不少,如今已經在摸索配比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柳夭夭手裡雖然有各式糧種和手段,卻不如讓他們自己學個通透來的妙。
“熱泉已經單獨截流,往下引了,只待水泥成品搭建溫泉區了。”
柳夭夭點頭,縮在椅子裡望天出神。
待在家裡的日子太平靜,平靜的她不適應。
李豔繫著圍裙從灶房中走出,又在柳夭夭面前添了一份兒桂花糕。
“東家,今日中秋,我備了些月餅,一會兒可要給村裡人分分?”
柳夭夭的關注點卻不在月餅上,她詫異道:
“已經中秋了嗎?”
李豔眨眨眼:
“是啊,中秋了,李豔做了豆沙和棗泥的月餅,您可要嚐嚐?”
李豔不過在柳夭夭家中幾日,卻已經對柳夭夭家中的新奇物什適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