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民風放開,對開國勳貴的女兒要求更為寬鬆。
否則顧枝兒等人也不會擔著被退親的名聲,依舊能在外走動。
以前除了有人背後唸叨幾句,在顧枝兒面前是不敢直接嘲諷。
小郡主等貴女們闖青樓,拿刀砍人都時常出現。
當然,最近投降過來的南朝臣子同讀書人越來越多,燕文帝遵從南朝風俗,上行下效之下,勳貴朝臣也慢慢對女子要求多了幾分。
不過,因為在朝廷上顧熙異軍突起,漸漸佔據主流的南朝習俗受到不少的打壓。
前兩日顧熙曾經寫了上萬字的奏表,引經據典,有理有據證明南朝風俗並非正統,有其不好之處。
文華盛世也並非對女子苛刻,禮數繁瑣。
華麗的文章固然賞心悅目,讓燕文帝最在意是顧熙提出,休養生息,繁茂人口。
大燕几經戰亂,人口凋零,不少耕地都荒廢了,女子力氣不如男子,可若有新型的農耕器具,女子一樣可以耕地種田,採茶養蠶。
若像南邊習俗,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女子如何勞作?
又如何能有力氣生孩子?
燕文帝一直盼著自己能把榮太子踩在腳底下,他才是當之無愧的繼承人。
能繼承皇位,並不是他撿漏。
顧嘉瑤去長公主府略顯突兀,但提前同婆婆相處,也算好事。
“要不,我陪走一趟?”
“我就是去拜見長公主殿下,順便同睿王碰個面,娘,我保證不惹事。”
“我不怕惹事,而是擔心總是攤上事。”
“娘……”
那不信任的眼神讓顧嘉瑤心頭一酸。
“快去快回,是見長公主,乖巧點,懂事點,少說少做。”
顧嘉瑤點頭,蔣氏滿眼擔憂送走女兒。
還是得儘快生個兒子才行。
讓六十歲的靈魂再有生子的慾望,蔣氏一時適應不過來。
家裡雖然沒有皇位需要繼承,但有大把的銀子同爵位需要兒子繼承。
顧熙的侄子們未必調教不出來,可侄子始終不如兒子。
不看爵位,就看孝心,兒子起碼比侄子靠譜一點。
京城街道繁華喧囂,在慶典之後,來往京城的人依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