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榜在一夜之間幾乎貼遍了從京兆府向河東、河西走廊乃至西域延伸的所有城池、集鎮,甚至一些人少而寡的村莊都沒有例外。
主持這項工作的,正是重新投靠了新老闆的子聰和尚,這位天天穿著一件灰袍僧服的漢人親手撰寫了這張榜。
榜的名字,就叫做《諭召北人通事榜文》。
如果說直白一點,也可以叫做求賢令。
大體的意思,就是說北方的回紇人、契丹人、女真人、突厥人、党項人、漢人,以及西域的各色人等,不論你是哪個種族、哪個國家,只要肯歸附大理長孫弘,就有你一口熱飯吃,有一件衣服穿,有安定的環境讓你的家人居住。
大家都在蒙古人的刀鋒下戰戰兢兢生活了很多年,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過得很憋屈。現在不同了,長孫弘是大理鬼王,他給你們做主,趁著蒙古人內訌,正是報仇雪恨的大好時機,只要聽鬼王的,為鬼王拼命,鬼王就帶領大家重新過上好日子。
鬼王很仁慈,對過往的一切都既往不咎,不管你以前是不是為蒙古人賣過命,只要現在過來,都是好兄弟,甚至跟和林黃金家族不對付的蒙古人,都可以來。
不拘一格降人才。
榜一貼出去,就在漠南激起了劇烈的反應,識字的不識字的,錦袍華服的、衣衫破爛的,身份高貴的低賤的,都一個模子的湊在榜單前,細細的研讀,一些熱血澎湃的年輕人,甚至情緒激動的高聲當眾誦讀出榜單上的文字。
高門大戶內,密室暗燭間,仰或茶館酒肆裡,口沫橫飛中,但凡有點本事,或者自認為有點本事的人,都在或公開或隱秘的談論這個榜。
關中長孫弘的名頭,這些年已經不聲不響的傳遍黃河沿岸,就連遠至漠北的部落裡,都有這人的名字流傳。
因為殺死蒙古漢地總理的人,一定會人所共知的,雖然長孫弘手腳很乾淨,沒有留下證據。但一些傳聞慢慢還是流傳開來,坊間的小道訊息依然讓很多人覺得比官方的訊息要真實。。
他的大印蓋在榜單的末尾,這就很能震撼人心了。
這個人的經歷、做過什麼事,有什麼能耐,很容易的就打聽出來。
這人不簡單,這人有本事。大多數人都會輕易的得出這個結論。
劉黑馬、張柔、史天澤的名頭以前在河北一帶,都是很響亮的,這些人要麼死在長孫弘手下,要麼成為他的附庸部屬,就很能說明問題。
而子聰和尚等人不遺餘力的奔走、說辭,在各個高門大戶間奔走遊說,勸這些有門閥底蘊的世家大族主動出來投靠,也成效斐然,這些在亂世中艱難度日的世家們如撥開烏雲見到陽光一樣,驚喜的發現一個比蒙古人好說話很多的漢人肯善待他們,就已經從心底認可了長孫弘大半。
在從眾的心理和攀附權貴的念頭作用下,絡繹不絕的人流從四面八方的角落裡鑽出來,匯聚到京兆府,再由西京留守劉堂一一安置,分流到黃河沿岸早就計劃的各處城裡,做官的做官,為將的為將。
這股力量,如一股蓬勃的生機,匯入千瘡百孔的黃土地,將被蒙古國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漠南漢地,重新煥發了生命力。
投靠了新主子,自然要顯一把本事,文臣治世,武將安邦。
處處都是欣欣向榮,處處都是百廢待興。
當然了,各處緊要的官職,還是長孫弘大理系和四川系的人把持著,這是根本,不可動搖。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立宋》,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