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功法的名字很像一個輕功的名字,取意天高雲深,步步蒼穹,那是天地都擋不住的意思。事實上,這部內功的確有配套的輕功、心法和拳法,練好這套內功,就相當於同時練好了內功、輕功、心法和配套拳法四個大項,除了缺少防禦技法,幾乎沒有弱點。
而防禦技法,也是可以找不配套的不是?
張家拳本就取的全面之意,祖先們對於各家各派武技的收集達到了一種痴迷的程度,即便後來武學沒落,各家各派對於武功秘籍沒那麼敝帚自珍了,甚至到了後來,大多數原本珍貴的武典武經都能在網上查到……這些要是放在古代,每一部可都是會引起腥風血雨的東西,如果有古代武者看到這一幕,怕是會羞憤致死。
張家人卻不這麼想,他們如獲至寶,能買的買了,不能買的……後來全數下載了,還要求每一個後輩武者背誦。這可倒黴了後人,例如張孝恆,他在上大學之前,每天晚上寫完作業還被逼著背書,背那些和武學有關的各種書。
因為張家人相信,拳……就是全。
也因此,現在面臨重練,張孝恆十分頭疼,因為各家各派的頂尖絕學,他全都知道!
例如九陽神功,那其實是吹牛的,但是九陰真經卻是的確存在的,是集儒道兩門的大成之作,只要入門就擁有異種真氣,以後的修行也一路順風順水,要不是因為那是內外結合的功法,有外門功夫的成分,恐怕有機會被張家武者選修內功。
佛門頂級功法也是眾說紛紜,但是張孝恆知道,真正的佛家頂尖內功就是《摩柯無量功》,真正的佛門大能少有不以此功法為根基的,摩柯廣大至美,無量就是無限,因此這門功法就是對於無限和極致的追求,是對至大至美的本我的追求。
這套功法直到清朝才頭一次傳入中土,是以金頁造的書簡為載體,上面寫著的都是梵語,必須懂得梵語,並且篤信佛門發願之法,才能練至最深處,為什麼張孝恆懂得梵語的往生咒……就是這個原因。
北冥神功是吹牛的,但是《逍遙遊》是有的,那也是內功、輕功配套的頂尖武學。除了這些,張家保留的頂尖功法還有很多,例如效果很棒,但是名字很土的《陰陽訣》;例如利用傷及自身的手段獲得強大力量的《天殘地缺功》、《葵花寶典》;例如傳承時間太過久遠,後來沒人能練成的《墨守成規》、《拾渠寶笈》。
練不練步蒼穹呢?張孝恆有些猶豫,雖然那也是頂尖的功法,自己也親身練過,比較有經驗,但這裡畢竟不是地球了,這裡是玉界,這裡的規則是怎樣的,這裡的能量應該怎麼借用,全都兩眼一抹黑,如果步蒼穹不能適應這裡的環境該怎辦?
應該選一個全面的功法,最好比步蒼穹還全面一些,要是這樣的話,《陰陽訣》估計是最合適的,陰陽訣的名字雖然土,實際上去卻是講述陰陽生萬物,生萬法之道,建立太極體系於自身,以演化萬法的功法,此功法變化何止千萬?說起全面,陰陽訣絕對比家傳功法步蒼穹還要全面的。
想到這裡,張孝恆差點要選擇陰陽訣了。
等等,張孝恆突然發覺不對,他想到,這裡可不是地球啊,這裡靈氣十足,天地間滿滿地都是善意,連靈體這種正能量的東西都能冒出來,我心中所謂的頂尖,所謂的演化萬法,在這裡真的最合適嗎?
會不會,在這裡隨便一個修煉法,比如那些人所謂的靈法,就能完爆地球的頂尖啊?
此念一起,張孝恆倒吸了一口冷氣,但是越想,就越覺得正確,看來這功法的選擇必須要十分慎重才行啊,但是,自己沒接觸過這個世界的功法和所謂靈法,又怎能輕易下定論?
最後,張孝恆決定,內功功法還是要挑選一門,但是思路還要再拓寬一些才行。
首先,根基必須是無比雄厚,這個任一頂尖功法都能做到,只是真氣屬性和質量會有不同罷了。
其次,要有轉修的空間,相容性一定要強。
最後……能不能試試傳說中的那些東西呢?那些,在地球上完全無法修煉的東西呢?
此念一出,張孝恆將自己都給嚇了一跳!
例如——大禹,《拾渠寶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