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皇祖母,孫兒現在並沒有什麼讓人覬覦的東西啊?”劉協疑惑的問道。
對於董太后說的那一句話,他似懂非懂,也還有以前的一些經歷來讓他參考。可是再仔細一想下去,那是以前,現在的話,他這個皇子究竟還是不是皇子都不知道,又有什麼人會因為他的身份來幫助他?
你看在皇宮之中,有些地位的都是那一些妃子身邊的宮女,至於那一些地位更加低下的太監宮女,卻沒有人會去管他們。在皇宮中,那些日常行走,忙碌的也是這一些最為普通,沒有靠山的宮女太監們。
這些人在皇宮中的生活不好,因為他們的身份使他們只能夠任由那一些比他們身份還要高的宮女太監去驅使。做錯了事情的話,輕則打罵,重則是連命都沒有了。
雖然他貴為皇子,可在明白自己的處境以後,就特別善於觀察周邊的一切。包括在無法避免的與何皇后的那一些接觸中間,他也一直保持著什麼都路懂,十分謙恭的狀態。只有這樣子,才能夠更好的生存下去,不會引起何皇后的敵意,甚至招來殺身之禍。
因為這樣,在皇宮中待著的那一段日子,他看到了原來身為皇子的他不應該會注意到的事情,也明白了許許多多殘酷的道理。只不過這些道理並不能夠給他帶來什麼樣的幫助,到後面因為何皇后的關係,他也不得不搬出皇宮,自那之後,他變得更加的謹小慎微了。
劉協不明白的問題就在這裡,董卓究竟是想要從他的身上獲得什麼?又或者說,他的身上究竟有什麼可以讓董卓去獲得的?
畢竟,按照現在的情況來說,他這個皇子,已經是死了的狀態了。哪怕再活過來,何皇后說他已經死了,又有誰會去認為他還活著?更別說,何皇后現在的身份,只要再進一步,他即使能夠活下來,但只要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下,那麼何皇后也能夠讓他再死一次。
地位的高低,從小到大,劉協都很明白這中間的差距究竟是怎麼樣的。比如他的生母,僅僅只是一個美人,還不是妃子,在生下他之後,就被何皇后察覺到了威脅給除去了。何皇后卻沒有半點事情,新不是身份的體現是什麼?
因為她有著皇后的身份,才可以肆無忌憚的做出這樣子的事情出來,不怕任何的後果。正因為劉辯有著這樣一個身份的母親,所以在朝中上下,立劉辯為太子的呼聲才會那樣的高。
這一切,如果不是因為他的父皇看明白了何皇后這一個人的話,已經實現了。而他的父皇,也已經駕崩了,從此以後,再沒有人來保護他了,更加沒有人會因為對於他的喜愛,而準備將他給立為太子,卻因為總總的原因無法實現。
想到了那一個有些模糊的背影,劉協心中有著說不出來的酸澀感。因為何皇后的關係,在他父皇重病臥床的那一段時間之內,他竟是沒有多少可以進宮去探望的機會,等到最後再想去的時候,聽聞的卻是一個噩耗。
再後來,他卻連洛陽城都不能夠再待下去了,只能夠倉惶而逃。當時如果沒有李儒的幫助的話,可能他連洛陽城都出不來,現在更加不可能安然無恙的坐在這裡。
疑問來源於此,究竟他身上有什麼樣的東西,讓董卓如此的在意,讓他可以不顧著秘密可能暴露,會換來何皇后關注危險,來幫助自己?
看向了董太后,劉協的眼中滿是詢問的意味。
現在他的親人只剩下了董太后一個人了,再沒有其他人,唯一可以讓他去依靠的,也就只有董太后一個人,是可以去完全信賴的。其他人,劉協都信不過,不敢去相信。
如果身邊人可以相信的話,那麼當年他的母親又怎麼會死得那樣的淒涼?
現在能夠替他答疑解惑的,只有皇祖母,這一個從他年幼時期,就在他的宮中生活的最親近的人。
董太后和藹的笑了笑,看著劉協,眼中滿是慈愛。她的孫兒還小,不知道這些事情,想不通這些事情,是非常正常的。
但比起另一個駑鈍的劉辯來說,這就好上許多了。至少,皇帝之所以不喜劉辯,那是因為劉辯表現出來的木訥與懦弱。董太后同樣不喜歡劉辯這一點,因為未來的太子,以後的皇帝絕對不能夠是一個問沒有幾句話,就喏喏不敢言的一個人,也不能夠是那一種多問一個問題就低下頭去,似乎是受到委屈的人。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要是皇帝只有劉辯一個皇子的話,那麼只能說只有一個他,沒有其他人了。可是不一樣,還有一個劉協,劉辯與劉協一對比,那真的是無法比較,誰能夠更加討得她與皇帝的喜歡也就顯而易見了。
如同此刻,她看著劉協的臉的時候,依稀可以看得出來屬於皇帝小時候的輪廓。那一種熟悉感,真的讓董太后有一種如同當初第一眼看到了皇帝時候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