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什麼事情?”雲霆注意到呂布的離開,便知道應該是出了什麼事情,而且他還是帶著騎兵離開了,這就更加應證了雲霆的猜測。於是他來到張遼的面前,出聲詢問道。
“沒什麼事情。”張遼回答道,將口中嚥著的乾糧吞下,喝了一口水,潤了潤嗓子,這才繼續說道:“就算有什麼事情的話,也是小事,不必在意。”
張遼不多說,雲霆也就不多問了,他知道,在幷州這片土地上,甚至於在鮮卑草原上,的確什麼事情遇上了呂布都變成了小事。就算真的有人把主意打到了呂布的身上,到頭來也是虎口拔牙,會得到無比慘痛的教訓。
“恩?”雲霆突然發出疑問聲,抬頭看去,入眼的是一隻飛翔的信鴿。
難不成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否則在這一個時候,也應該沒有人會給自己來信才是。心中充滿著疑問,雲霆伸出手去,那信鴿盤旋著,最後落在了他的手背上。信鴿爪子抓在皮肉上,微微有些生疼,卻不能引起雲霆過多的注意。
“哦?信鴿?”
看到了這一幕,張遼的眼睛一亮,旋即又黯淡下去。只是吃乾糧的速度慢了下去,眼睛直直的盯著信鴿。
這種傳信方式,另他們軍隊中人十分的羨慕,至今他們都還是用人來傳遞情報與訊息。草原上則不同,有的已經學會利用鷹凖來偵查敵方的動向,這種手段是幷州軍一直想要獲得的。可是鷹凖之少,能夠擁有的也就只是幾個草原上的部族而已,並且馴化之難,抓獲之難,就更不是用幾句話能夠說清楚的。於是在經過漫長時間的摸索與試探之後,幷州軍已經放棄了這一個嘗試。
張遼知道這是信鴿,是玩家特有馴化的動物,他不知道這些玩家究竟是怎麼得到的,可是任何將領在看過信鴿之後,都會敏銳的發現其對於戰爭的作用!是的!烽火傳訊,速度是比較快,可也只能用於警訊,信使傳遞,速度有太慢,一般來說,急信或者八百里加急的話,在路上驛站就得換一匹馬,否則不管再優良的戰馬都得活生生的累死。
張遼看著雲霆手中的信鴿,深深的思考著,其實在州城他們的確從玩家手中收購了幾隻,可後來卻不知道為什麼死掉了(系統將在半個月後進行統一清理)。這樣一來,也就斷了張遼的念想,可是在這個時候他又突兀的念想了起來,如果是馴化呢?即使他現在馴化不了,可只要有人繼續下去,那麼總有一天,總有能夠馴化成功,用作軍用的信鴿出現。到那個時候,騎兵就能夠做到真正來去如風,獲得情報及時,不再與友軍失去同步。
張遼的目光炯炯,想到了極遠的地方,倘若當年漢匈之戰,西征南漠的時候,飛將軍李廣與友軍有信鴿作為聯絡,那就不會迷路,貽誤軍情,乃至於最後鬱郁而死。如果,可惜沒有如果……張遼嘆氣,他不相信如果,有的只有行與不行這兩個最直接的結果。
“文遠在想什麼?”雲霆得到了信鴿,卻沒有立刻解下其腳上綁著的小信筒,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張遼。他看著張遼的臉色從晴轉陰,又略略的然去愁悶,變成了帶著一絲憂鬱。很難想象張遼張文遠在一瞬間當中,會有這麼多豐富的表情,於是雲霆就連看信的心思都淡去了許多。
目光下落,雲霆看見張遼緊盯著停在手背上的信鴿,就知道他在思考著什麼了。事實上在不久以後,屬於玩家的便利服務都會取消掉,如信鴿與驛站之類,到那個時候,屬於玩家之間資訊的傳遞也就慢了,變成與原住民一般。
直到許久以後,等到真正進入群雄逐鹿的那個時間段,可能信鴿才會出現。在那個時候,戰爭打的大概就是資訊戰了,誰能夠得到情報,就能夠掌握先機,獲得主動權。
張遼尷尬的一笑,毫不避諱的用手指著雲霆手中的信鴿,說道:“我是在想這信鴿能夠作為軍用就好了。”
雲霆頜首,回答道:“可以,信鴿的確可以作為軍用。”
“只不過,要經過長時間的馴化與訓練,才能夠訓練出合格的軍用信鴿。”雲霆頓了頓,又復而說道,“只是其中的不可掌握性也有很多,有的時候它不僅對於戰局沒有促進作用,反而會帶來極大的惡果。”
“什麼?”張遼聽到了,這下子嘴巴張大一臉的訝異之色。他倒是沒有想那麼多,只是聽雲霆這麼說,也就下意識的思考起來。
“信鴿也是有遲誤性的,有時候遇到惡劣的天氣,或者暴雨天,它的速度也會相對應的下降許多。”
“不。”張遼立刻反駁,他搖了搖頭,說道:“軍中信使在這種天氣速度一樣的也是下降,並且也有體力的限制,在許多前史的記載中,也不乏跑死人和馬的情況出現。”
“但,人畢竟可控,信鴿卻不可控啊。不說在草原上實際的應用,就說平常之用,被其他猛禽獵取,被普通民眾獵取,這樣一來情報是不可能傳遞出去的。就更別說,當己方傳遞的資訊,被洩露出來,傳達給對方,那到時候就是一場災難了。”雲霆說道。
他說的一點都不誇張,信鴿是比較快,可是實際用來,卻是危險許多。在前世,不乏有勢力傳遞軍情,信鴿被捕獲,或者因為其他的什麼緣故而死去,在那個時候說你想傳遞的軍情還能夠到達想要到達的人手中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而且,對於地下隱藏的諜報點來說,每一次放飛信鴿的過程,都是一次暴露自己的過程,極有可能被別人鎖定位置,從而連根拔起。
“更何況,如果真的有這麼快的傳遞軍情的方式,但是軍情瞬息萬變,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一旦君要你強受呢?到時候打敗仗是罪過,打了勝仗卻不聽軍令,更是大罪過!”雲霆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可能出現,也可能不會出現的一個關鍵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