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皇帝端坐上方。
此刻,下方已經有十幾個文官站出來,聯名上奏彈劾秦銘,對他昨天的事,要求皇帝嚴懲。
皇帝戲精附體,大怒:“宣秦銘。”
於是,早就等在外面的秦銘,緩緩地走到了朝堂上。
他一路上很是自來熟,邊走邊和一些大臣打招呼,引得不少大臣避之不及。
走到前方,秦銘躬身:“臣秦銘,見過陛下。”
皇帝哼了一聲,怒道:“秦銘,你擅自斬殺鄭家公子,擅自關押鄭家家主,朕問你,你可知罪!”
“臣不知,各位大人,下官有錯嗎?”秦銘攤了攤手。
隨即他走到左丞相面前,說:“丞相大人,下官以六品小官,秉公執法,您說說,有錯嗎?您作為宰相,摸著良心說下官錯了沒?”
左丞相臉一黑,他沒想到秦銘把這個問題甩給他。
作為丞相,明知道這事兒其中涉及世家的貓膩兒,但他能怎麼說?於是回答說:
“理論上是沒錯的……但是秦銘……”
秦銘根本不讓他說下句,立馬道:“陛下,丞相大人都說下官沒錯啊,您可不能冤枉臣。”
左丞相氣的一瞪眼,這時,皇帝也看向左丞相:
“左相,你也這麼認為?那右相以為這事兒秦銘是否有罪?”
右丞相只能硬著頭皮:“臣覺得好像是沒太大的錯,只是……”
接下來的話秦銘同樣不給他機會再說下去:“陛下,兩位丞相都覺得臣沒錯。”
順利把兩個丞相拉下水後,皇帝也鬆了口氣,但表面上還是憤怒的說:
“那怕你沒有錯,可斬殺世家公子,也得稟告朕再做決定。”
皇帝努力表現的好像在為世家大族考慮,而秦銘則要努力的拉攏和鄭家沒有關係的朝臣,表面和皇帝對抗。
這樣才能讓人覺得皇帝很在意世家,當然,鍋是秦銘背。
可誰知,就在這時大公主忽然開口:
“父皇,世家大族每年為朝堂提供政治人才,是為有功。如今秦銘如此對世家大族,殺世家公子不說,還關押世家家主,恐怕寒了各世家的心啊!”
皇帝眯著眼看了一眼大公主,心裡有些惱怒。
本來秦銘這事只是和鄭家的恩怨,可因為這大公主這句話,一下子把這件事上升和所有世家有關的層次,這如何不讓皇帝心中惱怒?
秦銘同樣看了眼大公主,心想這女人是傻逼麼?為了對付自己,不惜幫助世家大族?真是腦子有包。
於是,秦銘便對大公主說:
“功過不相抵,難道在大公主看來,有功就可以胡作非為目無王法了嗎?還是說,大公主原來也是這麼分不清是非的人?”
“本宮只是就事論事,你這麼做,的確是寒了天下世家的心。”大公主冷著臉。
秦銘笑了,說:“普通人犯法,該不該殺?”
“該!”大公主說道。
秦銘又道:“世家人犯法,該不該殺?”
大公主說:“世家不一樣!”
“呵,大公主暖了世家人的心,寒了天下人的心啊。若是今天你這話被傳到百姓耳中,恐怕大公主之名從此在民間便只有罵名了。”
大公主眉頭一皺,感覺被秦銘套路了。
這時秦銘又看向二公主:“二公主殿下以為呢?”
仇人的仇人就是朋友。
大公主想弄死秦銘,二公主也和秦銘不對付。
但讓二公主選擇,她一定願意和秦銘一起,對付大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