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滾滾去,汪洋如海灘的漢水中游在端午節這天,正是龍舟賽的高峰期。
端午節自古就是我國的一個古老節日,自紀念大文豪和愛國英雄屈原而顯得更加隆重,尤其是在曾經屈原的故鄉現在的楚地,羅漢鎮也正是處於曾經的楚地核心部分。
羅漢鎮往西北走些許裡的江邊,今日顯得熱鬧非凡,十來只龍舟橫跨在江面,幾乎都快佔了江面三分。每隻都是剛剛好三尺長左右,一個挨一個,整整齊齊排成了一個列隊。
每舟上都配有20人,皆男子,上身裸露,肌肉發達,分列兩排,手裡各執一槳。岸邊鼓樂、號角手不停演奏著楚風南韻,朗讀者一直背誦著屈原的名篇河伯:
與女遊兮九河
衝風起兮水揚波
乘水車兮荷蓋
架兩龍兮驂螭
登崑崙兮四望
心飛揚兮浩蕩
日江暮兮悵忘歸
……
或許這也體現了附近漁民以河為生,河伯自然在他們心中地位之崇高了,剛好以這首河伯而抒情。
岸邊不時還有幾個錦衣衛裝扮的人士出現。
江中靠中間一龍舟之上,卻有幾個與眾不同之人,龍舟上靠前左邊第一個是穿著白色衣衫的小書童,握著划槳,甚是開心的樣子。
後面緊挨著的是個十五歲左右,面板略白,帶著一副貴公子氣息的少年。
少年右邊是一布衣裝扮,年過五旬中年人,臉上濺了不少青泥,似乎有意掩飾自己樣貌,那慈祥親人的氣息卻是是掩蓋不住的。
中年人前方第一排,是位披著及腰長髮、瓜子臉、大眼睛的少年,面部也濺有青泥,兩臂顯黑,身軀卻顯得異常的白,尤其是兩臂與身軀之間分界線像極了一條吊睛白額大虎正與一條黑色巨蟒對歭的畫面。這四人正是杜不忘,王道長與朱厚熜兄妹了。
杜不忘昨晚和道長逃離小鎮客棧後,就直接來到了不忘居住的漁村。
王道長也給不忘介紹了自己的身份,其實杜不忘也是讀書人,昨天看過畫像就已知道其身份,對王道長一直愛慕欽佩,不然也不至於昨晚不顧一切營救王道長了。
天下人皆知王陽明道長是個特立獨行之人,雖為官,卻過於正直,得罪不少當朝顯貴,其中就不乏權臣江彬,當朝大學士楊延和,楊延和雖與王陽明不合,但還是正直之人。
江彬就不同了,就一地痞無賴出生,後來不得已從軍,靠攀結關係,混至如今皇帝朱厚照身邊第一人,也是沒誰了。
後來因與王陽明一道鎮壓寧王朱宸濠之亂,江彬未得功勞,反而被王陽明上了幾道奏摺數落江彬之罪。故江彬一直對王陽明懷恨在心,總想方設法除掉這個眼中釘,數次在皇帝朱厚照面前進讒言,朱厚照也就是貪玩而已,也非昏庸之主,自然心裡清楚,也不願做如此被天下人唾罵之事,故也就一直不予理會。
江彬在皇帝面前受挫,幸遇到王陽明自願棄官歸隱,剛好武當即將舉辦的齋戒大典又是百年難遇,江彬也找到這個機會,以朝廷名義主持此次大典,武當雖不願朝廷參與,但也沒得選擇。
王陽明也曾拜師武當上任掌門俞太嵩,自然也不會缺席此次大典了。
江彬藉此機會私下派遣了幾百錦衣衛親信,打算在王陽明來武當路上偷偷殺了他,以洩往日之怨。因為王陽明名氣過大,江彬自不敢表面做的太過。
杜不忘雖然生活在羅漢鎮漁村,但是羅漢鎮卻是個東西南北交通要道,靠荊襄古道,西可通巴蜀,南可達湘粵,北通中原,順漢水而下可至蘇杭。
因為交通要道,所以整個羅漢鎮對外訊息也是非常靈通,也怨不得菊香客棧小二整天胡吹瞎扯了。
杜不忘自然也聽說過它們的過節,所以才有昨晚驚心動魄救王道長的一幕。
杜不忘是個比較木納的人,總喜歡一個人喝著悶酒,靜靜發呆,也不愛說話,所以帶著道長來到漁村附近親戚家後。絕世唐門 fo
整晚除了給道長端茶送水,都沒怎麼交流。王道長,經過與杜不忘一時相處也漸漸開始欣賞不忘起來,看的出杜不忘心情比較沉悶,總想找個機會開導開導不忘,但杜不忘卻好像是故意躲開一樣,總找不到那個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