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此同時,百里燕離開營地前往丘比貢。
營地距離丘比貢山直線距離兩百八十多里,沿著樹林走,騎馬只要三天,實際上花了五天時間,繞行了近一百里,以避開金雪狄人的崗哨和巡邏。
自從去年劫掠他們兩處工地,金雪狄人四萬人的輔助軍團兵長期在各處工地之間來回巡邏,前番又捅了馬蜂窩,他們更是加大了巡邏力度,但凡通往婆嵩省的大路小路甚至是山嶺樹林,都有他們的蹤跡。
抵達丘比貢群山,茫茫森林遙無邊際,如墜山海石林,難辨方向。
丘比貢的山勢很是普通,沒有神鋒,也沒有險峻的絕壁,遠遠看去是無盡蒼茫大山,覆蓋原始森林,百里燕懷疑此地是否就是傳說中的丘比貢山,但礦工嚮導確認無疑此處正是丘比貢山。
進入丘比貢山區的入口共有三處,距離他們最近的是東側的羊腸小道,寬度僅容兩個人透過,道路兩側是彎曲不平的斜坡和樹林,小路是早年為進入森林而人為砍伐出來的道路。
百里燕沒有急於進山,就近用了半天時間爬上一座山頭,望遠鏡瞭望之下終於明白為什麼會叫鷹無眼。
放眼望去群山森林連綿不絕,怪異的卻是所有的山頭都差不多一個高度,表面都覆蓋森林,幾乎沒有可以識別的特殊地貌標誌。站在山頂,藉助望遠鏡尚且不容易辨別,可想而知人要是進了山,所有的山都長差不多,表面覆蓋著樹林,輪誰也得暈頭轉向。
開啟指南針,百里燕一直擔心的地磁異常沒有出現,但不代表進山之後不會出現地磁異常。
考慮再三,他花了兩天時間,把腳下這座山頭山頂所有的樹木全部削平,只留下一顆最高的獨木,樹杈全部砍光,一根光禿禿的樹幹立在山頭,在樹幹頂部和三分之二處,橫著捆綁兩根碗口粗的原木,一長一短。
長木面向南北,短木面向東西,站在東、西、南、北四面,都形成十字和T形,以此為標識,藉助望遠鏡,站在高處便可以較為輕鬆的標定大致方位。
根據營地到婆嵩省,丘比貢到婆嵩省三地之間的關係,大致可以估算丘比貢的東西寬度方圓百里左右,只會少不會多,因為丘比貢山區以西到婆嵩省外圍行政邊界,仍有近一百五十里的平原和原始森林。
進山的路不太好走,馬匹行徑要比人更困難,走了四天盤山小路,路越走越窄,這也才走不到一百里,中途偶爾還能打打獵採食野果。
第五天,百里燕決定翻山走直線,翻山不需要繞路,但意味著需要拋棄馬匹,消耗更多體能,也不可能攜帶更多的口糧,每天不會比繞路走的更多,但至少能迅速穿越山區。
留下等四十人原地看護馬匹和糧草,百里燕親帶蔣傑等十人和八天的口糧,向西翻越山嶺。
有當初設下的路標作為參考,登上山後這才發現,直線距離才走了不到三十里路,這意味著有七十里路是浪費在了蜿蜒盤曲的山路上,連續兩天翻過三座大山,百里燕估摸著至少少走五六十里冤枉路。至第四天翻過第七座山,太陽初生,霧靄叢生的雲海,在晨光照射之下迷迷茫茫壯若波濤,令人歎為觀止。
“大人,這是雲海吧!”
“嗯,是雲海。山區之中有云海,必有河流湖泊。走,下山去!”
雲海只出現在高山雲端,低海拔山區出現雲海,實則不是雲海,是水汽在熱量的蒸騰下,升至一定高度液化形成的雲氣,在陽光照射之下,雲氣在地面蒸騰和山頂冷氣流共同作用產生的現象。
隨著太陽不斷升起,雲海奇觀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消散,下山途中草木露水瀰漫,猶如大雨過後。
待到抵達山下,陽光刺破雲氣透入谷底,灑在蔚為壯闊湖面,對映出波光粼粼的旖旎之景,著實讓人心曠神怡,壓抑許久的心情瞬即煙消雲散。
“湖,有湖,還有鹿群和野豬!”
蔣傑興奮異常,仍像個孩子一樣喊叫著。
百里燕環目四顧,發現湖西南有一條河,暫不知道是河是流入湖中,還是湖水進入河中向外流淌。若是從外向湖中流淌,那就應該還有另一條向外流淌的支流,亦或者湖的底部有地下水系,透過地下河,通往山外的其他地方,如此才能平衡兩側的水位,否則山谷必然被不斷流入的水源淹沒。
但如果有地下河,這個湖也可能是從湖中向外流淌河水,以分擔其他地方經由地下水系擠壓而來的水資源。
“走,圍著湖看看!”
“諾!”
湖面很是寬闊,呈不規則狀,東西最寬處達到了七八里地,南北略窄最寬處也達到了六里左右,整個湖泊只有自西南向東北流淌的一條小河,這意味著湖泊是小河的水源地,湖泊的水源一部分來自山裡山體的儲水,一部分透過其他更高處的水源透過地下水系補充。
環湖地帶樹林草地遍佈,水中有魚,水面有野鴨,野豬、野羊、鹿群三五成群,甚至還有比狼山雞體形更大,且會飛的黑色野雞。
“真是好地方!”
百里燕感慨萬千,這時蔣傑說道:
“大人,這地方住上十幾萬人恐怕也沒問題呀!”
“住十幾萬人二十幾萬人是沒問題,但要養活會很困難。即便把樹全都砍光,土地也不夠種植養活三萬人的口糧。”
“但咱們現在只有一萬多人,應該夠了。”
“現在是夠了,但將來肯定不夠,人一多,每個人的土地就會變小,沒有足夠的糧草,就不可能繼續維持長久的生計。
所以,必須找一條能夠通往外界,方便行走的路才行。走,先去打獵,然後明天趟著東北那條河往外走,看看倒底能走到什麼地方!”
谷底的野生動物相當豐富,但顯然不足以供應一兩萬人,甚至幾萬人的長期開銷,早晚是要給捕殺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