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梁縣為核心的地方經濟建設如今大有起色,原本是為北伐做後勤準備,並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天雲、津鄴兩地的戰爭損失。
但如果北伐,這塊經濟地區的資源將徹底被消耗,梁國眼見鹹國帶來的利益被消耗一空,自然是不會同意的。
百里燕自然也不能白白便宜了梁國,同意御客駐留梁國,照顧歧國、孫兩國只是其一,讓御客佔住京畿以東、關嶺以北也是其次,根本目的是經濟的網路會高度牽連各方勢力。
一旦御客在當地紮下根,請神容易送神難,更何況是手裡攥著槍桿子的武裝力量。
御客佔了當地,鹹國能最大程度的提供基礎經濟建設,同時在孫國開始的基礎教育和輕工業發展,最終在中原以西形成兩個改革示範點和經濟地帶,十年或十五年將收到初步成效。
同時當年公叔闊提出的東西對進策略,在當年受到技術條件和物質基礎的制約下,四十多年前是根本無法實現,只是美好的空想。
但現在已經具備了科學和工業基礎條件,以歧國為基地,從西海和東海實現東西對進的統一程序。公叔闊恐怕做夢也沒想到,此方略在數十年後會在百里燕手中得以實現。
當天晚上,天子會晤過諸侯返回梁國公使府,就鹹王允諾梁國西線掛帥向陌舂子問計
“掌門大師,為何寡人思來想去總感其中有詐,大師可否一解其中緣故。”
“老夫以為,百里燕定是已經看破老夫用心,但為了北伐,其必然要做一些妥協,並且另有謀劃。然眼下還看不出端倪,不過應該小心其在日後協商中提出不利諸侯之條件。”
這時安泰侯姬康說
“掌門大師言之有理,百里燕若在明面妥協,必會在暗中討回,其雖答應條件,但日後定會從其他地方索回來,陛下不可不防。”
“嗯,安泰侯此言,寡人深以為然。相國。”天子喚道賈宙。
“臣在,陛下有何吩咐。”
“明日再與諸侯會商,務必不得令諸侯退讓,以免中了百里燕詭計。”
“諾。”
陌舂子與姬康都只看到眼前利益,傳統的思維束縛了認知的深度。百里燕全然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在軍事資源上做大文章,今天的讓步,是為三十年後收割更大的利益打下的榫。
而與此同時,諸侯大會結束後,西寰在後宮設宴款待王礪、高吉等人,就出兵一事最後詢問他二人底線。
由於晉國態度的不明朗,讓西寰在鹹國更加被動,進而牽連到自己兒子的地位,這是她所不能容忍的。
“如今我王兄身患重病,二位又都是王兄心腹肱骨,日後太子登基,少不了二位大人輔佐。只是如今的晉國可不如往昔了,我這個公主也說不上什麼話,可本宮的兒子畢竟是我王兄的外甥,太子的表親,鹹王的長子,二位還請自己掂量著辦。
若是還念及兩國關係,本宮的臉面,就請多勸勸我王兄與範相國,莫要一意孤行一錯再錯。真有什麼萬一,鹹國上下的眼睛可都盯著本宮,本宮現在可幫不了王兄什麼大忙,二位大人可都清楚了。”
“我等明白,公主心意我王礪與高大人一定用心領會。”
“這便好,今日時辰不早了,二位請回吧。季寧,送送二位大人。”
“諾!”
待王礪、高吉二人離宮,西寰與季錦昇言
“季將軍,你看王礪、高吉二人誠意如何。”
“回王后,老臣以為當此眼下形勢,天子都已表明立場,大王難逃出兵之選,但仍要看大王委派何人領兵作戰。目下國內無人精通新式戰法,按此前百里燕部署,不會讓諸侯擅自決斷戰略部署,而由鹹軍安排。
以百里燕秉性,其能積極救治諸侯傷兵,甚至不惜送回鹹國治療,倒也不至於坑害諸侯,任憑白白枉死。”
“這一點,本宮與季將軍倒是看法一致,百里燕雖然奸詐,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其確實知道輕重,不會任憑諸侯白白送死。”
“確是如此,如今無論損失何人兵馬,都是中原的損失。同時兵力越多,獲勝希望越大。退一步而言,鹹國如今已是大國,無可匹敵,其又何必要坑害諸侯。”
“此言在理,與其讓諸侯白白送死,不如留著殺敵更為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