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道派掌門陌舂子668年鬱鬱而終,誠道派由此走上末路。
百里燕一生最大的軍事宿敵穆尼,於盛元660年病故,死於風溼性心臟病。
古達帕及其女婿菲戈斯等少數家族核心成員得到長生不老藥。
諸侯會盟於665年正式宣告解散,但陔陵仍保留各國聯絡處,以繼續維持統一戰線。
665年天子與陌舂子返回梁國不久,百里燕竊聽得知二人發動了當年的刺殺,並又在積極策劃得到長生不老藥。
同年永興城第一輛五隊負重輪中型坦克樣車與第一輛輪式裝甲車樣車完成,經過兩年測試後小批次裝備生產。
截止盛元665年年底,鹹國變法三十八年,鹹國粗鋼產能約四十億斤(大約一百八十萬噸每年),生鐵二十五億斤,特種鋼刀具鋼工具鋼等約十二萬斤,其他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約九億斤,初步實現基礎工業。
次年,陔陵舉行戰後閱兵,邀諸侯觀閱。同年經過兩年技術準備,第一部戰場攝影剪輯抗戰紀錄片《帝國行》全國公映,四年內諸侯國都郡及大城市陸續放映。
同年,在百里燕推動下,鹹國開始首個五年國家規劃,致力於修復戰爭帶來的社會創傷,發展國內工業和經濟。
集中工業資源生產切削機床與工業裝置,興建更多鐵路道路,以及基礎設施。並首次鋪設柏油路面的高速公路,興建多個機場與港口設施。
當年姜蟄登基前,內府憑空消失的上千萬金銀也由此水落石出,蔣浩曾奉姜亥命令,提前數年陸續轉走內府錢款,所有經辦人都遷往千嶽山永久定居。
直到蔣傑執掌大權時,蔣浩已離世十年。蔣傑一直保管著這筆財富,最終交給依然交到了姜璨手中,這次規模空前的基礎建設,這筆錢起到了很大作用。
至670年底,首個五年規劃,共計生產各型切削機床十三萬六千餘臺,大型工業裝置兩萬餘臺套,興建火電站六處,水電站一處,油田兩處,鋼產能突破百億斤大關,生鐵六十三億斤。
年產輕卡中卡重卡皮卡三萬兩千餘輛,年產履帶式收割機聯合收割機八千餘輛,裝載機挖掘機等工程車輛數千,手扶拖拉機十餘萬,新建鐵路四千餘里,基本形成本土鐵路交通主幹網。
驅逐艦四艘,巡洋艦一艘,中型坦克一百餘輛,雙翼飛機四百多架,培養飛行員一千七餘人。
陔陵開辦大學兩所,大匠所一處,瑞田開辦大學堂一處中匠所一處,永興城增開大匠中匠所各一處,萬川郡開辦大學堂一所,中匠大匠各兩處,都郡西郡開辦大學大匠所各一處,中匠所三處,全國各地興辦更多基礎教育於中等教育。
無線電技術出現,印刷電路積體電路技術成熟,首臺電子顯微鏡誕生,並在第二個五年計劃中得以推廣應用工業化生產。
盛元671年至675年第二個五年計劃,鹹國經濟規模在第一個五年規劃基礎上增加兩點五倍,工業規模增加二點八倍。
鹹國本土全面推行六年制義務教育,北海廣信東原滷城軒亭都郡全境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陔陵永興軒雲中興四地試點十二年義務教育,鹹國迎來空前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