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蟄這次口氣更加的強硬,喬廉也聽出了鹹王是在暗示什麼,可他實在想不出鹹王暗示的到底是什麼,於是說:
“大王,真就這些,而且這些存款中半數都是流動錢款,都是需要投入商業運營的活錢,故而定期需要轉出轉入,僅此而已。”
“看來姑父對永興侯還不夠了解呀,御史大夫。”
鹹王示意李旭,李旭上前應命:
“臣在,大王有何吩咐。”
“把你查的賬目報給報給諸位大人聽聽,只要報對不上的,其他的太多,不要耽誤時間。”
“諾。”
此時盧皋、趙煥、張佑、喬家父子仍然一頭霧水,並不知情私下李旭已經核對過賬目。下刻李旭從下屬手中接過賬目,邊看邊說:
“經過下官兩月的核對,經查,自盛元634年起,有將近四萬萬斤的鋼鐵、生鐵、銅、錫、青銅去向不明,超過七百萬斤的各種商品不翼而飛,二百七十萬匹布,四十二萬匹各等絲綢,一萬萬兩千萬斤的鹽,兩千萬斤的糖,十二萬斤的茶葉下落不明。這僅是司農府查到的賬目,與永興城歷年產量的落差。此外軍械司賬目至今未曾找到,尚不知實額。”
李旭此言一出眾rén dà譁,即便是高勳也沒想到姜蟄竟然會揹著他幹了這麼樁大事。
要說貪汙吧,當官兒多少有點,有的時候根本是想沾些公家的便宜罷了,但要說能貪成這樣的,恐怕縱觀歷史也找不出來第二個。
這哪是貪汙啊,根本是竊國大盜呀。而且少的銅鐵夠諸侯生產幾十年的總量,僅此項裝備的甲兵千萬都夠了。不禁令人高度懷疑李旭所查賬目是真是假,第一個反對的正是盧皋。
“大王,永興侯光明磊落大公無私,這些賬目差額會否有誤,而且這可不是小數,都乃是上萬萬的天數啊。”
“盧司馬所言極是,故而寡人才要問軒亭侯,永興侯在錢坊倒底存下了多少錢款,若是按去年價格計算,僅此處的差額就得有幾萬萬新幣吧,當真是天下鉅富第一奸商啊。姑父大人,你說是嗎。”
“這,這……這話說的也真是的,大王表妹夫怎可能貪墨這麼多,更何況永興產業盡為大王表妹夫所有,他豈能貪墨自己的商貨。”
“哼!”鹹王怒哼道,下刻說:“有無貪墨寡人看的是事實,如今賬款在此,難道還能有假。”
這時趙煥上前說:
“大王,司農府賬目複雜,李大人初涉此道未必能釐清脈絡,定是有所疏忽才會落得如此天大差額,臣建議重新複查。”
“臣也建議複查。”
諾一言附議,張佑、盧皋、喬丞等均附議,鹹王順水推舟,口氣卻是充滿殺機:
“既然諸位要求複查,就由永興君牽頭複查賬目,但寡人醜話說在前頭,如若賬目依然如此,諸位準備給寡人怎麼個交代!”
此一言既出,眾人心中不免開始擔心,盧皋說:
“此事幹系重大,應向永興侯問明來龍去脈,或許任有賬目尚未計入其中,大王應該慎重。永興侯於國於民皆有大功,更有有功於中原,還請大王三思,莫要……”
盧皋話音未落,殿外彥平來報:
“啟稟大王,葉大將軍從清田趕回,有十萬火急之事需像大王稟報。”
“葉將軍不在軍中戍邊,沒有王詔前來陔陵做什麼。”
姜蟄質問道,彥平忙說:
“清田、桑南、桑北民眾譁變,第三鎮軍一部五百餘人率部譁變,殺死了茂風君全家七十餘口,殺害護兵兩百餘人,攜帶大量qiāng zhīdàn yào遁逃,三郡形勢已經無法控制,第三鎮軍現在被亂民分割在七處無法行動,葉將軍請求火速馳援。”
“逆賊逆賊!”姜蟄咆哮著,目光盡赤:“去,速命葉信前來見寡人。”
“諾!”
葉信第三鎮軍原本駐防在鹹西、丘南一代,清田、桑北、桑南三地併入版圖後,葉信主力便遷移到了三郡境內,這次發生譁變的地區集中在桑南和清田,因為這兩個郡在併入之前,黑巾餘孽長期盤踞於此,百里燕以招安羈縻之法將其馴服,遷走了部分,一部分就地安置。
二月份的分封活動加劇原本剛剛併入三郡的民眾對立情緒,加之貴族的強行兼併土地,嚴重激化了矛盾,更要命的是鹹國允許私人持有一定規格的兵器,這次的zào fǎn是典型的guān&nín fǎn。
但內部問題不可能在短短兩月之內迅速激化,尤其是併入的兩年間三郡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本質的提升,並沒有大範圍引發民變的基礎,因此不可能兩月內發生波及三郡的譁變,背後仍然有長孫與梁國提前運作和暗中遙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