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人簡單寒暄後,百里燕徑自入內,可見鹹王側著頭,右手吊著兩瓶針劑,一瓶是冰絨花的提取物注射液,一瓶是黃芪注射液,用於緩和的強心補氣,左手撫著身邊的太子,目光卻是看著門外,見百里燕走來,鹹王目光突然閃過些許神光,低聲示意兒子們說:
“蜇兒,帶你弟弟們先退到一旁,寡人有話要對永興侯說。”
這時太子噙著淚點頭道:
“嗯,父王保重。”
下刻太子起身將三個弟弟勸到一旁,又向百里燕略施了一禮說:
“永興侯妙手回春,還望司農大人救救父王。”
百里燕低下了頭神色凝重,他說:
“臣盡力吧。”
言畢,百里燕還了一禮,走向鹹王跪蹲在床榻旁俯身上前:
“大王,臣來了。”
鹹王用他那低沉的聲音吃力說道:
“好,好啊……鹹國有愛卿在,寡人就放心了。寡人去後,還望愛卿能像輔佐寡人一樣,輔佐寡人的子嗣,愛卿能否做到。”
“能,臣一定做到!”百里燕潸然淚下,緊緊捂住了鹹王那支枯老的手,緊緊握著說:“大王放心,鹹國永遠姓姜,臣永遠是大王臣子。”
“好啊,寡人都記住了,讓盧卿、張卿、趙卿、高卿、諾卿還有滷侯、軒亭侯、蘭淵都進來吧,寡人有話要說。”
“諾。”
擦去眼角淚水,百里燕前去傳旨,少時眾人聚齊,百里燕一併安排了三個史官,坐在一旁記錄鹹王最後的遺囑。
史官在當下一直是體制外無足輕重的小官,百里燕主政後史官的地位得到大幅提升,並且增加了史官人數,從事書記和文獻整理工作。記錄國家行政中樞主要官員和君主每天發生的大小事,乃至一言一行,同時也收集整理龐雜的資料,為施政提供參考。
必須讓後人清楚的知道,先輩們的一言一行,以便於後人所借鑑和警醒。
眾人陸續到場,高勳作為長史將替鹹王擬定遺詔,因此國璽和鹹王印信此時都擺在了鹹王案頭。
此時寢室中鴉雀無聲一片靜默,眾人跪伏跟前淚流滿面,鹹王醞釀了許久,吃力提高了些嗓音說:
“寡人要走了,但在此之前,寡人還是要說,寡人去後,王位由太子姜蟄繼承大統,諸位愛卿務必恪盡職守輔佐新君如待寡人,不可有生異心,諸位可都聽清。”
話音落下,眾人異口同聲:
“臣等謹遵大王旨義。”
“好啊……高勳,按寡人剛才口諭,替寡人擬旨。”
“諾!”
方才一席話,鹹王用盡了氣力,下刻聲音漸漸壓低,吃力說道:
“滷侯啊……”
滷侯跪爬著來到榻前淚流滿面:
“老臣在,大王有何吩咐。”
鹹王拉著滷侯的手,無力說道:
“鹽梟們是我鹹國的根吶,現在永興、軒亭是寡人的左膀右臂,你們這條根可要與寡人的左膀右臂同心同德共輔新君,寡人寄期望於有朝一日能光耀天下,你們鹽梟切不可讓寡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