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內閣會議上,百里燕向鹹王提出歸還尼爾科科商業權利一事,由於金額巨大,內閣反對聲很高。
“父王,兒臣以為生番一無海船,二又有求於我國,如將商權還予生番,我國損失甚大,還請父王三思。”
“太子以為此法不可取,永興侯以為呢?”
鹹王將球踢給百里燕,他說
“回大王,尼爾科科人固然國力弱小,但正是彰顯我國誠待下邦,威服天下的良機。如能籍此將尼爾科科人歸化為我海外藩地,對我鹹國日後向北進發有百利而無一害。”
話音剛落,太子爭鋒相對
“司農大人說的輕巧,如今中原未平,司農大人何以大言不慚妄言海外。”
“太子此言差矣,天下一統,如今指日可待,而腋目人威脅迫在眉睫,不是我國發兵北上,便是他們起兵南下攻我,靈境島地處海上要衝,是我國北上根基所在,由此出發距離腋目人本土最近,早一日將尼爾科科歸化為我國海外藩地,便早一日具備北伐先機。越晚,對我國越為不利。”
“既如此,發兵討之即可,何必與之通好。這些生番不過蠻人罷了,討之易如反掌。”
“太子此言差矣,今後我鹹國一統天下,莫非外番皆要以武力相向,如此讓天下世族作何想,我國又如能安撫人心。”
對尼爾科科人的寬待政策,除了因為他們的物種天賦和文明多樣性外,靈境島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必須儘早開發經營靈境島,為今後北伐腋目本部做準備。
此前曾分析腋目本土地處東北半球,狂瀾墜毀前初步掃描星球的結果顯示也應徵了這一點,而靈境島在東半球的赤道附近。而靈境島以北已經沒有比之更大的島嶼,都是星羅棋佈的島礁和小型島嶼。
因此靈境島是從中原出發,登陸北半球東大陸最近的天然大型島嶼,鹹國要北上,乃至今後組建遠端戰略轟炸機編隊,只能由此建立基地進行中轉。
此外,靈境島位於鹹國與晉國之間,是北海外島鏈的中樞,今後若被腋目人發現,同樣是攻擊中原腹地的跳板和平臺。靈境島失守,意味著等於失去了整個北海沿岸最大的門戶,而以當下的技術條件,跨海作戰的難度太大。
今後很長一段一段時間內,北海都將被壓制在內陸無法遠洋,腋目人可以不斷沿海襲擾內陸,迫使人類內遷,這個局面是鹹國無法承受的。
與太子的爭論的沒有結果,太子揪住了經濟損失和尼爾科科人體形矮小不足為慮的藉口,百里燕卻有苦難言,氣氛頓時陷入了僵局。
鹹王來回踱著,心裡拿不定主意,他並不在乎生番不生番,而是在乎錢。
鹹國每年需要財政補貼七十多萬新幣,這件事目前僅有鹹王與百里燕和少數經辦官員知道,而太子是不清楚的。但這些貨都有朝廷直轄,因此太子會從中分派利益給自己的利益集團。
而鹹國是每年能從靈境島壟斷貿易中獲得一百多萬的利潤,因此最後還是有四十萬的收益進入太子和國庫手中,如果喪失了商業特權,每年對靈境島的貿易就是虧本的。
思來想去,鹹王仍然拿不定主意,遂問一旁諾一言
“諾卿,此事你意下如何?”
“回大王,臣以為當今局勢紛亂,世族豪強無數,諸侯藩閥林立,掃天下平宇內,非武力可及,故臣以為,應剛柔兼濟張弛自如。”
諾一言打了個太極,沒有正面回應,鹹王臉色不悅的瞪了他一眼,又問高勳
“高卿,你以為呢。”
“啟稟大王,臣以為應與尼爾科科商議細節,既不能令我國吃虧,亦不能令其對我國心生不敬。”
“嗯,高卿此言寡人深以為意。”鹹王贊同了高勳建議,轉而與百里燕說“永興侯,寡人以為高卿言之有理,首先我國不能吃虧,其次尼爾科科族應安分守己,基於此兩點,愛卿可放寬商權。”
“臣明白了,臣將盡快拿出對策,與奇奇卡談判。”
百里燕並不認為高勳是在幫他,因為以現在的貿易內容,無論怎麼分割利益,尼爾科科人都會出現貿易逆差,因此他們只有收回商權自主定價。而處於政策保護下的雙方貿易,尼爾科科人得到的是貨物和部分現款,他們的貿易逆差損失實際要小得多。
一旦前提設定為鹹國不吃虧,而尼爾科科人收回商權後漲價,直接的結果將會激化權貴矛盾。
因為尼爾科科人的生產力有限,加之其多數特產是人類所有沒有而無法生產的,因此數量少價格定位高,現在多數被作為奢侈品銷售,以平衡兩國的貿易。而這個價格是瀾核算後,百里燕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過的價格,因此充分平衡了貴族集團的感受。
一旦尼爾科科人收回商權,其在鹹國經營需要繳稅,鹹國又不能吃虧,就只能加稅,一加稅,他們的利潤會被擠壓,他們又會漲價,進而惡性迴圈。
所以高勳的建議絕不是什麼善意,而是一味毒藥。但事在人為,這件事上仍有可操縱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