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按智慧邏輯交代,他們來自於另一個宇宙空間,穿梭時遭遇了時空坍縮,進入當下空間的只是貨船的艦體,艦體外層的曲速裝置和亞空間加速器損毀在穿梭途中,並連帶摧毀了動能引擎和主要能源裝置,最後一屁股紮在星球上,事件發生於梁朝前兩百七十六年前。
艦體以尾部著陸姿態,一屁股扎向地面,因此現在完好儲存的是艦體前半段艦橋段,而總控中心核心控制艙動力艙能源艙生物艙醫療艙都在艦船中及後部,基本損毀殆盡。
邏輯智慧的能源,來自於艦橋下方的倉庫儲備的備用能源發生器與儲備能源,艦體殘存部分系統損毀嚴重,現在看到的情況是系統極限修復後的最佳狀態。
在保證能源材料平衡消耗的前提下,最多再維持一百三十年,一百三十年後能源枯竭,系統自行進入休眠狀態,直到記憶原件緩慢老化損壞,人工智慧最後徹底消失。
“那你告訴我,你們的能源是什麼材料?”
“亞能量源,一種目前已知的最高能源形形式。”
“亞能量源?”百里燕搖了搖頭,他從未聽說過亞能量源的定義,顯然是人工系統用他的語言邏輯,重新定義的未來概念。想到此處,不禁追問道“亞能是什麼能源?”
“怎麼說呢,以你現在的認知,是無法理解亞能的。”
“那就大概舉個例子。”
“那好吧。打比方說,發電廠產生的電力,如果輸電終端沒有電器使用,輸出的電力就會最終消失,熱能如果沒有使用,就會散入空氣,這個道理你應該知道吧。”
“那你的意思是說,亞能如果輸出,而沒有被裝置使用,則不會散失?”
“對的,所以不考慮裝置的能耗,亞能理論上不存在輸出狀態下非運轉損耗,這只是亞能的一個特徵。你有沒有想過,電力輸出如果沒有使用,消失的電力回去什麼地方?”
“還真沒有,但我想以我的知識儲量,恐怕無法解釋。”
“其實你那個世界文明的最高階學者,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所以現在說了你也不懂。
目前已知的能源的發展階段有五個,首先必須申明一下,能源的定義以普遍最終轉換目標能源為分代形勢,最原始的是火能熱能階段。
其次是電能熱核能光能,一切可以轉換成電的能源。
第三種是亞速能,就是傳播速度小於等於光速的非電能能源,利用降低電子粒子運動速度產生的效應,獲取能源的方式,而後再將能源加速。
第四種是曲變能源,如電漿質單極能束子能等,原理是利亞速能的理論,透過壓縮能源使之在釋放時產生時而超過光速,時而低於光速的交變現象,利用交變現象產生的振幅,獲取能量的能量。
第五種是目前我所已知的最高能源形式亞能,是利用亞能物質產生膨脹收縮時,空間扭曲的原理,適合用於動力系統,也可以在動力系統上安裝能源蒐集轉化模組。
但嚴格意義上說,亞能這不是能源物質,但可以透過其物理特性轉化城曲變能亞速能,所以亞能是目前已知的最高形勢能源。
其不存在輻射和物理化學指標的汙染,是乾淨安全高效的能源。而你所認知的核能,雖然以裂變產生熱能或者電能粒子束,推動輪機運轉,但能量是不守恆的,因此裂變聚變核能發展初期,理論上無法發現核能的副作用。”
“那核能副作用會產生哪些後果。”
“簡而言之,核能是以放射元素裂變聚變產生熱能和蒸汽,推動汽輪機工作。而放射元素的裂變聚變是以破壞空間場穩定為代價,進行的能源釋放,相對加速時間流動,從而壓縮了文明發展時間,會造成空間態的紊亂。”
“這麼說,核能不是安全能源?”
“是的,但所有明文初期都會經歷核能這個過程,毀滅還是超生在於運氣,如果文明進化迭代更快,理論上實現突破,而同時所處空間位置分佈有亞能源,就可以實現利用。但如果運氣不好的話,核能發展到最後,將被撕裂空間所吞沒。”
“那這艘飛船的任務是什麼,你對這個星球瞭解多少?”
“這是一艘級別很低的普通武裝商船,沒有軍事級別的加密,距離墜毀已經過去三個公年,現在可以告訴你,不過你未必想知道。”
“為什麼,你怎麼知道我未必想聽。”
“因為這是一艘運輸準備轉運核心物資的空貨船,船上的巴斯特文明被丘克文明從自己的宇宙趕了出去。”
百里燕聞訊腦後抽風心頭髮涼,他忙又問
“其他宇宙都上升到打跨宇宙戰爭的地步嗎?”
“不清楚,但我可以告訴你,宇宙和宇宙間的穿梭是以犧牲宇宙物質總量為代價的,而且代價極為驚人,因此高頻率的穿梭將使得原本並不守恆的能量,無法支撐起宇宙,進而由膨脹轉為坍縮乃至毀滅。
而巴斯特文明掌握有平行穿梭技術,而丘克文明卻沒有,因此最終結果很難料。”
“丘克文明都把巴斯特文明趕出了自己的宇宙,難道沒有掌握平行穿梭技術?”
“是的,物種天賦和文明發展路徑的屬性,決定了技術分支的發展模式不同,最終導致技術路徑和結果的不同。”
“那為什麼不能研究遠距離的空間傳送呢?”
“我覺得你的怪想太多了,這是一個你目前無法認知和理解的領域,因此說了你也未必明白。
但我可以告訴你,空間傳送也是以犧牲核心物質和能量為代價的,並不能作為廉價而普及的交通工具,而跨宇宙空間的傳送技術,沒有任何突破,可見未來也很難突破,且代價更大,所以無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