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之際,屋外有人入室,是趙遜的兒子趙煥。趙遜成婚很晚,加之早年戍邊在外,因此得子很晚。
趙煥早年在永興城接受教育,是最早一批新式教育的受益者,有鑑於當時尚未開設數學課程,其成年後進入武備營進修基礎數學,後轉入炮兵科、後勤科深造,深受現代軍事思想影響。
“啟稟副帥,江面上出現一艘衛國船隻,要求登岸進城,大帥請副帥即刻前往西門。”
“哦,看來是衛人前來說和了。請少君先回,本帥即刻便去。”
“諾!”
待趙煥離去,百里燕與魏琦說
“去把馬牽來,隨我去西門。”
“諾!”
對衛宣戰發生在六月底,盧賈要將訊息發回衛都,沒有千里躍健寶馬,一趟需要一個多月。而鹹國官道對衛實施封鎖,其只能走志國繞道,一個往返就得兩個多月,加上決策和延遲,九月中下旬遣使抵達邊境並不意外。
讓百里燕懷疑的倒是衛國這次能有什麼籌碼迫使鹹國妥協,至少讓他割地是不可能的,吐出已經吞下的長孫七郡似乎也沒可能,既然都沒可能,他們來談判做什麼。
騎馬來到西門時,一隊千人鎮軍列隊等在西門內,趙遜站在城頭觀望著江面情勢,一艘衛國三千石船在四艘五千石戰船拱衛下,被鹹軍兩艘五千石炮艦攔在岸邊兩百步外進退不得。
“趙帥,可知是衛國何人出使?”
趙遜放下雙筒望遠鏡說
“衛國長史吳彬,我已令人傳話,只令其一條船靠岸,其餘不等靠近。”
長史是丞相的屬官,簡而言之是高階秘書,負責處裡中樞重要檔案的報批和轉送,也能獨自處理重要文案,各國所置長史一職務功能大同小異,如無丞相在位,則由宰執或長史兼任丞相職能,但也是過渡性質。
多數時候長史可以扶正為相國,如高勳這般十多年如一日出任長史而相國懸空的,恐怕也是歷史第一人。
衛國長史職能與中原諸國沒有兩樣,派出長史也可見衛王對東線戰事的重視。
約莫等待了兩刻多種,衛國四艘戰艦停在岸邊兩百步外,吳彬的座船在鹹軍一艘五千石炮艦的戒護下緩緩駛向岸邊。
由於陽都城距離江邊十里,吳彬登岸改乘鹹軍提供的馬匹疾馳入城。趙遜、百里燕下到地面等在西門等候吳彬入城。
少時片刻一陣馬蹄急促,吳彬在鹹軍戒護下從西門而入,由於並不認得趙遜、百里燕二人,吳彬還打算一路往城內衝,卻是被趙遜護兵給攔在了西門。
“快,速帶本使去見你們主帥!”
此時鹹軍一都統上前說
“不必了吳大人,我軍主帥已等在西門,請吳大人下馬。”
吳彬聞訊詫異,卻是掩飾去心中的驚愕,故作鎮定說道
“那好,快帶本使前去。”
翻身下馬,吳彬攜護兵數人隨那都統來到一處茶棚,趙遜、百里燕二人坐於期間,一張四方小桌子上擺著一些粗陋的茶具。百里燕打量著遠來的衛人,為首者錦袍者三十五六,鬚髮烏黑麵堂紅潤,一看便是知道營養很好,定是長史吳彬無疑。
待其走進,見草棚下坐著兩員將甲非凡之人,吳彬立時知道,其中鬚髮皆白者定是趙遜,另一人觀其神采奕奕面目俊朗鬚髮飄逸,不像似鹽梟出身的樣貌,吳彬料定此人應是百里燕。遂是上前深施一禮
“衛國長史吳彬見過二位將軍,敢問哪位是趙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