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片刻,張階幾經思想鬥爭,又與百里燕道:
“永興侯你可要說話算數啊。”
此言一出,百里燕知道張階是要拿出最後的籌碼,但他還得裝糊塗繼續和稀泥。
“張大人,本侯說什麼了,要說說話算數。”
張階大吃一驚,忙是說:
“誒,永興侯剛才還說兩國各退半步,現在怎麼又不承認了呢!”
“哦……”百里燕恍然大悟,忙是又說:“本侯剛才是說了,可本侯也不能保證大王滿意,諸位閣僚滿意呀。”
“你!”
張階氣的近乎吐血,這時百里燕與鹹王說:
“大王,臣剛才並未說大王滿意吧。”
鹹王黑著臉點頭說:
“是呀,寡人可沒說滿意。張使,你說呢!”
“啊……”張階猛是一愣,宛若魂不附體老年痴呆一般,猛又是清醒了甚至哀求說道:“鹹王,您一定要救救我國呀。”
邊說,張階便從懷中掏出一個木函遞上前去,鹹王示意蔣浩接下,但未急著拆開看,而是再問張階:
“張大人這是何意呀。”
“這是我王親筆國書,鹹王看過便知。”
話音剛落,便聽百里燕怒聲:
“張大人,為何不早拿出交予我王,你是在耍本侯嗎!”
張階自覺心虛,遂未理睬百里燕。蔣浩確認木函完好無損,取出了密函遞給鹹王。
內容大致是說長孫願意再讓三塊土地,並同意鹹國取得德康、原山、秋郡三郡,同時鹹國必須承認長孫國取得衛國四郡。相較於此前的條件,長孫國又多佔兩郡,依然佔了最大的便宜。
讀完來信,鹹王隨手遞給百里燕過目,而後再問張階:
“張使身上不會還有木匣吧。”
張階聞訊大驚失色,他忙說:
“鹹王啊,我國讓出六塊土地給貴國,還嫌少啊。”
“可貴國不也佔了四個郡嗎。而且據寡人所知,貴國西南與衛國接壤之土地甚大,說是四個郡,實則有九個德康郡吧。”
以鹹王的眼界,當然是不可能知道孫國舊地西部郡縣比東部郡縣大,但這幾年的地圖測繪成果豐碩,中原主要地區郡縣的一比一百萬地圖陸續反饋回國內,多數地區的面貌得以一覽無餘,即便有失真,失真率也不超過百分之七。
僅透過地圖輪廓便能知道長孫西南接壤的幾個衛國郡縣,最小的也有十萬平方公里,最大有二十五萬平方公里,都是海拔一千五百米左右的平原,既適合種植麥子、水稻、豆類和棉花,也適合放牧和養殖,堪稱是中原最好的幾塊土地。
這也是梁國處心積慮肢解孫國瓜分土地的驅動力,一旦獲得孫國西部的幾個大郡,其國土面積將增加一兩倍。
相比德康、原山、秋郡三郡,雖然是平原,土地也很肥沃,但地勢略低,河網密佈,上游來水都洩入這三郡,要不是甘府郡、上關兩地年年修堤,也得跟著遭殃。
除此之外,這三郡土地面積最大的不過六萬八千多平方公里,三塊加一起還不及長孫吞併的四郡三分之一。
看完來信,百里燕不禁覺得可笑,長孫國主充分發揮出其高度專業的“喜劇”精神。用十二三萬平方公里的災區,換近五十萬平方公里的經濟中心,當真其他人都是蠢豬。
然在事實面前,張階還不由的狡辯:
“鹹王一定是誤會了,我王索要的四郡絕無如此巨大,最多隻比德康、原山、秋郡多出一郡之地,絕沒有三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