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交代過陳殿,姬豐這時說道
“永興侯是陸路返回鹹國,還是坐船走啊。”
“隨行儀仗輜重甚多,坐船並不方便,故還是走陸路回國。”
“這一路風餐露宿少則兩月多則三月,可不比坐船快呀。”
“呵呵,眼下正值北海大風季節,走海上未必就方便,風裡來雨裡去顛簸暈船在所難免,沒有路上來的消停,還是走陸路省事。”
從天雲坐船返回鹹國確實要比走陸路穿越梁衛鹹來的更快,即便航行速度只有兩三公里每小時,也仍比大隊騎馬行車來得快。有鑑於隨行騎兵和家眷無法適應海上顛簸,百里燕遂並不打算坐船回國。
然姬豐仍不死心,他話鋒一轉繼續說道
“天雲港以北四天水路外海有一小礁,小礁以西四十里有一處奇景,名曰‘消金恍’,據聞但凡途經消金恍,投以黃金,便恍如隔世一般,極為神奇。永興侯可有興趣前往一觀?”
百里燕聞訊不以為然,他說
“此等所謂奇事或是訛傳,或是有道可尋,投以黃金恐怕也不過是路過客商遭遇惡劣天氣,為免遭災難,而投以貴重之物祈求上天保佑。”
“永興侯此言差矣,這‘消金恍’乃真有其事。曾有人白日投以黃金,以尋此奇景,其親眼所見遠處行船漫如蟻行,而其快如飛梭,待奇妙感覺消失過去,已是數里之外。此事當地人皆知,永興侯不信可去問問便是。”
姬豐繪聲繪色描繪出一副極為玄妙場景,聽的百里燕不免有些心動想去一觀
“博源君此話當真?”
“當真,永興後如若是不信,可去街上隨便詢問本地之人,若是有假,本君便輸你一百根黃金。”
見姬豐如此信誓旦旦,百里燕竟鬼使神差的表示贊同。
“既如此,博源君不妨明日陪同本侯前一起出海前去一觀如何。”
“呵呵,本君倒也是極想觀此奇景,怎奈如今年事已高,每每坐船無不暈船,實在吃不消啊。眼下風浪迭起,多半是等不到‘消金恍’,本君已是吐得不行。不如由本君安排一位海上嚮導,引永興侯前往一觀如何?”
“也罷,就勞博源君明日安排一位嚮導,引本侯前去便是。”
“那永興侯打算坐哪一艘船出海,本君明日將人帶去。”
百里燕手指港口出停泊著的一艘舷號為九零零三的萬石商船說
“就那艘寫有‘九零零三’的萬石船,博源君可看清楚了。”
姬豐伸長了脖子點了點頭
“看清楚了,真是好大的船吶,上面裝的是金礦吧。”
百里燕搖了搖頭
“金礦金貴,故而分散於其他各船,此船皆是白銅,其分量足,適合壓艙,遭遇風浪更為沉穩。”
“哦……還是份量足的好啊……”
姬豐意味深長說道,不由的“最後”看了一眼這位縱橫中原二十餘載的奇才,心裡不免有些惋惜。
黃昏時小雨轉大,百里燕坐車回到館驛,因行程有變,遂召集眾人交代。
“海上風浪這麼大,什麼奇景要花你日時間出海,耽擱了行程,大王哪裡怎麼交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