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王擔心根本等不到兩年後,長孫便要投降割地,以長孫國的尿性,年底真要被再打下三郡,明年多半是要跪著和談。然而這既不符合鹹國的利益,也不符合梁國的利益,晉國也會因戰略判斷失誤,遭致長孫的記恨。
百里燕判斷衛國縱然在天子喪儀期間不休兵罷戰,但其作為剛剛入主中原的諸侯,其資格不夠老,其他諸侯無不視之如虎狼,衛國即便是為了自己的臉面和日後的政治影響考慮,多半也不會窮兇極惡的在梁國眼皮地下大動干戈,讓新晉天子難看。
所以衛國勢必要有所收斂,年底之前不會再貿然發動全線出擊,最多在區域性戰場消耗長孫國力,為來年全線出擊積蓄人力物力。
因此明年會是個關鍵節點,長孫只要挺過明年,鹹國便有餘力騰出精力與衛國作戰,中原局勢的惡化同樣會令梁國焦慮,加之新晉天子生母是長孫國人,天子有很大機率出面調停戰端,那時再謀求出兵,比現在有力的多。
出宮時間天色已黑,回府用膳時喬郡主的臉色不太好看,想來定是滷侯做了蘭淵公主思想工作,蘭淵公主又將訊息透給了喬郡主,好雙管齊下儘快促成婚事。
有鑑於此,百里燕當晚打破輪房安排,留宿喬郡主房中過夜安撫其心。
當夜顛鸞倒鳳快意過後,百里燕小聲問道:
“彩雲的事你都知道了?”
喬郡主赤身裸體趴在百里燕胸口輕聲說:
“就知道你今晚沒按好心,跟娘合夥欺負我。彩雲還這般小,卻要嫁給小她兩歲的公子,日後若是長大了,被人嫌棄怎麼辦。”
“彩雲貌若天仙,即便是年長兩歲又何妨,保養好一些,還不跟個大姑娘一樣。你看看你們,都三十多歲人的夫人,走在街上何嘗不像是二十多歲的大小姐。你再看看市井街坊的婦人,二十多歲卻是黑瘦珠黃,與四十歲婦人一般。這女人吶,重在保養,保養好了年輕十歲二十歲也不嫌老。”
“哼,你又騙人。都是表面光,難道真還能拿掉十歲不成。你說,這婚事怎麼辦才好。”
喬郡主使著性子催問著,一時間真把百里燕給難住了。
當日相中百里彩雲的是滷侯長孫薛舒,今年方才十五,彩雲今年十七,長其兩歲。按說大兩歲其實也沒什麼不妥,西寰還大太子好幾歲呢,大老婆小丈夫的事並非不可。
關鍵仍是兩件事,其一彩雲本是喬郡主打算日後反嫁孃家外戚的,如此永興侯府的嫁妝又回了孃家。而嫁給滷侯長孫其實也不虧,數十年後薛舒繼位,三侯真正是鹹國無可動搖的三大顯貴,然百里燕考慮的是政治層面,喬郡主考慮的更多是經濟問題。
女兒反嫁孃家人經濟利益自然都貼給了孃家,進了滷侯府,嫁妝肯定是少不了的,日後不僅永興侯府的將向滷侯傾斜,軒亭侯府的財政也將因為嫁出個外孫女流向滷侯,所以滷侯是賺了兩桶金和三十年後的政治保障。
其二,滷侯薛氏歷來是滷侯本人在陔陵做人質,家族子弟在東原郡滷城經營生意,彩雲外嫁必然是遠嫁,不似喬郡主就近出嫁,母女倆天天能照面,隔三差五還回孃家。
嫁女如割肉,喬郡主嬌生慣養寵慣了,突然自己女兒遠嫁外地,心裡焉能好受。
而滷侯也不是尋常人戶,未來的滷侯哪能上永興侯府做上門女婿,既沒這個道理,滷侯薛崇也不會同意,政治上也不合適。
思釀許久,百里燕哄著喬郡主款款說道:
“這樣吧,彩雲未及十八,暫留閨中一兩年倒也無妨,而薛舒年歲尚小,改日我與滷侯商議一番,安排薛舒前去永興城大學堂進修幾年學些本事,期間可先讓他二人多有些來往,以免日後彆扭。即便兩年後彩雲過門,也得有幾年才去滷城,讓你留在身邊再疼幾年如何。”
“留兩年是走,留四五年也還是走,一想到彩雲早晚要走,我這心就難受。”喬郡主挽著百里燕胳膊,極是委屈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