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等一切準備就緒,蔣傑來報:
“啟稟副帥,諸元校準完畢!”
“傳令蘇洪,六斤、十二斤跑位人員撤離,十八斤炮,各炮三發校準,自由開火。”
“遵命!”
十八斤炮處於最後方,合理的炮位設定和諸元引數配置,理論上不存在威脅前方炮兵陣地的機率。
當然,前膛炮即便採用藥包,依然屬於**裝火炮,如果出現火藥受潮浸水,彈藥失能情況,火藥的威力不足,彈丸出膛後還是有可能落在自己人頭上,尤其是下雨天,這種情況較為多發,但人不能總往最壞的一面考慮,辦法總要比困難多。
此時命令傳到陣地,六斤炮、十二斤炮炮兵陸續撤離,只剩下最後排十八斤炮正在點火,武備營全體官兵位於炮兵陣地後方,少年子列於最前,注目觀看炮擊訓練。
少時一聲炮響,眾人腳下一震,彈丸呼嘯而出。由於初速較慢,彈丸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攀升,飛躍前排十二斤炮陣地高出地面木樁少說三十步,隨後迅速越過六斤炮陣地,飛向林臺南門城牆。
數聲悶響傳來,可見一陣灰煙騰起,五發炮彈三發命中,兩發脫靶。蘇洪迅速修整炮位第二次射擊,效果立竿見影,五發五中盡數落入靶位。
葉信見此狀喜出望外,忙是說道:
“副帥,真是神啦,鐵丸竟能飛過自己人頭頂,像似長了眼睛一般奇準無比。”
“此乃數算之法,只要掌握此法,其實人人皆可如此使炮。葉將軍你看,本侯如今令二十五門炮前後配置,令其攻擊一點。
待到日後五十門火炮到齊,將之如此集中使用,只轟擊城牆一處,黑巾軍就是掛起再多的原木草泥袋,又能如何抵擋我軍一次七十五發鐵丸轟擊。加之我軍再以熱氣球臨空轟炸,炮擊之處,其如何能有招架之力。”
原木泥草袋構築的防禦軟裝甲並非萬能解藥,其只能抵禦零星不可重複的轟擊,在火炮密集轟擊之下,同一個彈坑短時內密集著彈,即便是鋼鐵也會砸穿。
同時配以熱氣球臨空轟炸,完全可以壓制炮擊城牆上方守軍的反撲。
待十八斤炮三陣炮擊結束,百里燕令道:
“蔣傑,傳令蘇洪,各炮就位,五發速射!”
“諾!”
少時六斤、十二斤炮相繼開火,數十發彈丸傾瀉在目標區域留下密集彈坑,土坯的城牆漸裂開一道道裂縫,如此持續轟擊一天或是數天,目標區域的城牆必垮無疑。
“葉將軍,你看如此威力,再加十二斤、十八斤炮各二十五門,城牆可摧否?”
“回副帥,照如此威力,應該是可以了。”
“葉將軍,明日點齊騎兵,隨本帥前往貢城、尹渠去探虛實。”
“遵命!”
話音剛落,一側關龍翔道:
“副帥前來林臺的訊息怕是早已洩露,只以騎兵前出貢城、尹渠等地,怕是被神通叛軍偵悉,設下圈套伏擊副帥,還應多帶兵馬才是。”
“呵呵……”百里燕揮了揮手不以為然:“本帥此去並非率軍作戰,而是去探各地虛實,看過便走,不做停留,關龍先生只需與趙先生坐鎮林臺,無需擔憂。”
“可副帥如今已非先鋒將軍,身系全軍安危,貿然離營,這恐怕不妥呀。”
“本帥自有主張,關龍先生無需再勸。”
勘察戰場,熟知地形,是基本軍事原則,初來乍到昌尹郡,光看所謂的山川地形圖,根本不能直觀瞭解當地地貌特徵。
貢城、尹渠、照城三地以尹渠為支點,構成鈍角三角形,貢城與照城相對較遠,而神通天王將主力囤在尹渠外西北,正是為了便於向貢城、照城機動增援。
而照城守軍較多,在林臺以西,又非鹹軍主攻方向。鹹軍的主攻方向自然就落在貢城、尹渠兩地,只有打通兩地才能北上甘府,東擊下關。
神通正是抓住鹹軍求近的心態,擺下品字佈防,側重東翼防禦,令鹹軍遲遲無法突破。要破此局,除了攻心,鹹軍戰略必須同時做出調整,軍事壓力與政治收買並行,打破神通天王的防禦架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