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出售給志王共計六十門炮,四十門六斤炮,單價四萬。十五門十二斤炮,單價五萬五,五門十八斤炮,單價八萬,總計摺合寸銀兩百八十餘萬。
實際採用靈活支付手段,其中只小部分以黃金白銀作為頭寸交易,其餘以鹹國金銀通寶與志國銅幣,以及等價的貨物結算,考慮到廢品風險,這個價格其實已經不高了。
火炮的口徑越小,鑄造成品率越高,口徑越大,廢品率越高,因為技術難度隨著鑄件體積和重量的增加而大幅增加。
以長孫國五斤炮、永興城六炮為例,百里燕核算過,長孫國五斤彈丸炮單門成本比永興城六斤炮貴不過五六千寸銀。其中既有鐵價差異、人工、貿易差額問題,也有廢品成本。
但到了長孫國十七斤炮和永興十八斤炮相比,其均攤成本幾乎增了一倍,永興十八斤炮約合四萬七左右,長孫十七斤彈丸炮成本近七萬,售價十萬以上,相比之下孰優孰劣高下立判。
其中的差距已非是人工和鐵價因素所能左右,是技術代差導致兩者廢品率的巨大差異,都均攤到了火炮單價。【注1】
且口徑越大,鑄造炮的廢品率越高,甚至鑄造超大口徑火炮的成功率接近零。
這批軍火志國將以金銀支付總價的一成,金銀通寶支付兩成,其餘以志國銅幣、糧食、棉花、大都、鐵礦、硫磺、煤炭、藥品、耕牛、戰馬、牲口、皮革、礦產等大宗商品支付。
現金將在首批十五門火炮交付志軍後到付,百里燕打算用這筆錢購置五十門十二斤炮和十八斤炮,而六斤炮攻城效果一般,在破片、榴霰、爆殺彈出來之前,非重炮攻堅不行。
“大王,我軍最快可在明年四月底之前,將五十門火炮補充入前線用以攻城,交付志國的火炮最後一批將在六月或七月間交付。”
“好啊,明年此時可否拿下甘府、上關、萬川三郡?”
“眼下南方正值隆冬,除騎兵外,步軍、後勤、炮隊行動並不方便,明年冰雪消融之前,恐怕不會再有大規模戰事。但長孫國南地氣候溫潤,據報,長孫軍仍在向南推進,故而明年拿下甘府、上關、萬川三郡時間極為緊張,所以臣才要再鑄五十門火炮用於攻城野戰。”
“公孫嶽可有訊息,如今已是過去大半年,為何雄論道沒有一點誠意?”
“回大王,公孫嶽多半已是被雄論道秘密扣押,亦或是雄論道與公孫嶽密會內情東窗事發,出現紕漏,但臣以為,前者可能性較大。
雄論道已經四次遣使前來和談,可見其還是想談的,扣押公孫嶽,多半是為將其作為籌碼,與大王叫價,如若大王不從,其便將公孫嶽公諸於眾,籍此詆譭我鹹國名節。”
“可惡!”鹹王啐罵道:“這些雄論道的敗類,寡人誠意遊說他們,如今卻反構陷寡人,卑鄙!”
“大王,但凡是都有利有弊,若是沒有任何風險一帆風順,這是不合常理的。而且,雄論道扣押公孫嶽,足可見其心虛之處,其只不過是想以拖待變自抬身價,尋找更有利機會,以謀取更多的利益和好處。
因此臣以為,如今時間在我,而不在黑巾,明年戰事年初,開戰若是還算順利,可先將雄論道晾在一旁不予理會,待各諸侯國軍將其殺得焦頭爛額之際,雄論道總要謀求退路,否則定然是被各諸侯國殘酷鎮壓。”
公孫嶽被扣押後,雄論道先後四次秘派使者前赴陔陵,每次都是老調重彈,要求鹹軍、志軍西線停戰。
但事實證明,正是第一次暫緩進兵,導致神通天王李覺得以在一月之內,從西北抽身南下甘府郡,還拉來了三十多門炮,給了黑巾軍巨大的喘息時間。
說著,鹹王話鋒一轉,再次提及陵寢一事:
“愛卿啊,寡人的吉地尋得如何?”
“哦,啟稟大王,司天監已在妙天山以南尋得一塊吉地,可做萬年靈脈,司天監正深入測算,以便劃出最好的幾塊陵寢。不過臣建議,眼下戰事正緊,挖陵之事恐怕得延後了。”
“陵寢耽誤不得呀,依寡人看,吉地選定之後,可先破土挖掘墓室,其他的可等日後再說。”
“臣遵命。”
宗伯泰曾言妙天山以南有吉地,百里燕當時也是半信半疑,因為數百年來,司天監的風水大師多了去了,妙天山作為北海名山,其周邊地形不可能不受關注,要說幾百年間沒人發現妙天山附近有所謂的風水寶地,根本說不通。
然事實上冥冥之中,有些事就說不清道不明。
司天監曾經為先王尋找吉地的官員,四十多年前親赴妙天山附近考察,當時並未發現有任何吉地靈脈,此番再次巡防,氣象已是乾坤大變。
非但司天監的官員確定妙天山以南有吉地靈脈,百里燕請了砡工派大師親自實地勘察過,經過反覆考察和計算,發現妙天山正好坐落在“天地一線”上。
所謂“天地一線”,百里燕起初一頭霧水,隨宗伯泰親赴實地勘察,終於明白這所謂的“天地一線”是何物,說穿了是中軸子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