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燕對玄術易學之說並不全信,但也不敢不信。前世之鑑,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道理,令人不敢不信。
與宗伯泰聊到深夜,第二日百里燕起早進宮治喪。
滷侯之子薛崇,次子薛成,於五日後抵達陔陵,滷侯薛騰寡居陔陵多年,其長子薛崇、次子薛成,常年在滷城經營鹽務,也是世代滷侯子嗣不留都城的慣例。
各地的鹽梟齊聚陔陵同時,訊息一柄傳到了廣信,姜閔、姜乾父子作為王室成員,與鹽梟的關係是打斷骨頭連著筋。
滷侯病故,鹹王下詔令其父子二人前往陔陵弔唁,是不去不行,去了又是擔心被扣在陔陵,著實讓父子二人擔心。
遂是拖了幾日,讓王九火速前去陔陵向摸底。王九返回廣信帶回了薑蓉書函,內容讓姜閔大鬆一口氣:
“父親,蓉妹信中怎麼說,鹹王可有趁機動手打算?”
“沒有,據蓉兒說,鹹王並無此打算,百里燕保證絕無詐計。”
“但百里燕已被鹹王奪了兵權,現在掌權的是趙遜、盧皋二人,百里燕手中毫無兵馬,說話如何還有份量。”
這時病重躺在藤椅上的羅松亭低聲說道:
“主公,陔陵之行,應該並無詐計,放心前去便是了。”
“松亭,你也如此認為?”姜閔問。
“鹹王對百里燕恩重有加,削其兵權,是為減其在軍中影響,是為盡用其才,為鹹國所用。其若長期把持兵權,日後定會功高震主,鹹王百年之後,定不為太子與太子妃西寰所容忍,定是要除掉他。現在將其削去兵權,日後不至於將他置於死地。
故而鹹王若要對主公與少主下手,百里燕雖無兵權,但在鹹王心中份量勝過二十萬大軍,因而此行可放心。”
其實羅松亭還有一事沒說,只怕傷了姜乾的自尊,就是姜乾不育。
所以廣信公的爵位,到了姜乾這一代也就絕脈了。即便姜乾過繼兒子繼承爵位,鹹王和日後的太子,勢必以非王族血脈拒絕承認,迫使其削藩。
因此只需再等二十年,廣信威脅將徹底消除,鹹王絕不會冒內戰的風險,即刻動手。
姜閔思釀片刻,又與幕僚嶽蟠說道:
“嶽蟠,此事你如何看?”
“屬下也贊同羅先生之言,此行應無危險。去要比不去更強,要理直氣壯的去,而且少主要給滷侯扶靈,如此可拉近與滷侯世家的關係。”
聞訊要給滷侯扶靈,姜乾蹙眉說道:
“扶靈乃男兒大禮,非父非母,焉能扶靈,荒唐!”
羅松亭猛咳了兩聲,低聲說道:
“少主,嶽蟠所言在理。太子已經輔政,鹹王卻沒將鹽梟權柄託付於太子,可見鹹王對太子妃深有忌憚,短時內,鹹王倘若身體健碩,絕不會交權。故而此番滷侯病故,各方都在拉攏滷侯與鹽梟家族,少主也因趁勢而為。”
“松亭、嶽蟠醃製有理!”姜閔肯定道,隨即又說:“就如此定下,滷侯出殯當日,乾兒前去扶靈。”
“爹,如此晦氣之事,焉能做得!”
“胡說!”姜閔嗤之以鼻:“為了廣信,就是讓你揹著棺槨,你也得揹著!去,立即讓胡陌備馬,挑一千精銳鐵騎,每人兩匹快馬,今日下午就啟程。”
姜閔打心底想去陔陵看看,一是陔陵之富庶,達數年之最,都是百里燕治政功勞。
二是陔陵醫療發達,姜乾不育,一直是姜閔的心病。
第三太子不為鹹王器重,又讓姜閔看到復辟的一線希望,種種原因讓姜閔要去陔陵一試水深。
於是當天下午,一千快騎從南門而出,四日後上午進入陔陵。百里燕置身宮中無暇接應,父子二人來到永興侯府,薑蓉等諸女子已是早接到報信,在外迎接。
“女兒給父親大人請安。”
“呵哈哈……都是自家女兒,還如此多禮,快快免了。”
這時姜乾湊近說:
“蓉妹,經年不見,蓉妹更是漂亮了。”
“妹妹天生就長這般,哪裡還能變成了天仙,兄長說話也不找個好點的由頭,真是氣人。”
薑蓉一言既出,身後肖春玉、唐桃、春柔、春芳四女掩面揶揄,姜乾忙是賠禮:
“好了好了,都是兄長的錯,行了吧。對了,妹夫人呢,怎不見相迎啊?”
“什麼妹夫妹夫,燕子可是歧國世子,現在是永興侯,哪能兄長這般大庭廣眾之下,妹夫妹夫的喧之於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