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來想去,百里燕認為,即便存在有這種可能,其也一定受到諸多限制,絕不是萬能的。否則他盤踞在關外數年,完全可以無聲無息的將他殺死,但卻沒有。可見即便存在這種技術,也受到某種限制。
由於教會、祭司會的權力過大,他們制定的稅法控制了全國的經濟環節,而且不知什麼原因,祭司會極度嗜好黃金和白銀,而中原金銀礦產稀缺,貨幣流通仍以銅錢作為主要支付手段。
因此金雪狄和中原交易,得到的多數仍是中原銅錢,而金雪狄人進入中原交易,流出的都是金銀,這就導致教會和祭司會根深蒂固的抵制貿易。
當然,歸根到底,是教會和祭司會,自己所制定的貨幣政策造成了這一結果。
金雪狄關內、關外黃金、白銀礦產極為豐沛。不僅礦物儲量很大,且多數都是露天金銀礦,天然成色極好,甚至不少是天然駱駝金、狗頭金。無需冶煉,成色都比中原的寸銀寸銀都好。
而其貴金屬流通量極大,祭司會又嗜好貴金屬,於是禁絕其本土發行的銅幣和貴金屬兌換。因此其本土的銅幣和貴金屬金銀間沒有官方匯率,但私下的兌換較為普遍,而匯率也是失真的。
正由於金雪狄人自己的銅幣無法兌換,導致中原的銅錢進入他們經濟領域之後,也無法參與經濟流通。
而中原各諸侯國,金銀早年並不參與流通,而盡數流入國庫,作為國與國之間的大宗交易。因此中原民間有銅錢與貴金屬匯率,但是民間貴金屬稀缺,銅錢實際上也確實很難以官方匯率換取貴金屬。
這樣一來,盛產貴金屬的金雪狄人的銅幣,在中原也得不到認可,貿易中就只能輸出金銀。
當然,其實還能以貨易貨,不用貨幣交易。但是長途慢慢易貨交易在運輸的損耗極大,運輸距離又增加了成本。同時金雪狄人沒有銅錢、銅幣的兌換匯率,導致兩地物價喪失衡量基準,無從易貨交易。
歸根到底,是經濟貿易的貨幣口徑和認知的不同,導致了貿易梗阻,但並不足以說明金雪狄一族數百年間不斷北伐。
即便是祭司會有野心,攻打一塊萬里之外的非地,又有什麼意義呢,這已經超出了當下技術所能統轄的面積。偌大的中原尚且只能分封,跟何況中間差著一萬多里路。
左思右想不解其理,百里燕並不想反駁什麼,也無力反駁。只好話鋒一轉而言他:
“憑空天意殺人之事本將沒親眼見到,也不好評論什麼。但你們每二三十年北伐一次,從未成功,難道祭司會不清楚嗎?”
“他們很清楚,但是北方的土地本就是我們的,收回我們自己的土地,這無可厚非。”
說著說著,穆尼又回到了老路上抬起槓來,對此百里燕只能不提。因為宗教這個東西,一旦根深蒂固紮根人的思想,很難消除其影響力,越是強迫,越會適得其反。
關於祭司會的秘密,一直困擾百里燕百年,直到降服金雪狄人,發現了全“鈤”元素,終於找到其癥結所在,祭司會所謂的“詛咒”,由此大白天下。
“鈤元素”是一種迷人的紫色金屬,單個宇宙中的儲量稀少,地球上便沒有這一元素。
“鈤元素”在大多數光源和某些射線催化下,極易與黃金髮生反應的特殊元素,反應所需條件低,提煉方便,高溫可以融化分離出礦體,使用單純的火焰甚至是日光,能與金元素髮生物理反應,利用時間流動過程存在間隙的特殊物理現象,達到扭曲時間的效果。
鈤元素不存在放射性與半衰期,但與金子反應後生成全新元素“針”,“針”是另一種更為神秘的白色液態金屬,和水銀一樣,滲入人體造成不可逆危害,且致死迅速。
但是針元素對銀元素有磁性重力反應,使用銀元素可吸附針元素,並使之產生化合反應,變成更為穩定無毒的化合物質,但要將銀與針元素化合物分離,卻是非常困難。
鈤元素、針元素在後期的應用遠不止於此,但使用鈤元素的技術門檻很低,即便是農耕時代,只要有冶煉技術,發現這一現象後,也能加以利用。
在被金雪狄人偶然發現與金元素的特殊現象後,最終成為了宗教干政的幫兇,直接導致了金雪狄人對黃金白銀的嗜好。
由於鈤元素的稀缺性,祭司會很快發現這是一種極難被發現的礦藏。為了權力,他們無時不刻不在尋找著這種神秘的元素。
早在七百年前,千嶽山還是一片荒無人煙的無主之地,中原人尚未向南發展,祭司會為尋找鈤元素,不遠萬里來到北方,也就是今天徐國的南疆,在徐國發現了鈤元素。
但在若干年後,中原人大舉南遷戍邊,並進入千嶽山以北,壟斷了鈤元素的獲取,或者說為了權力,祭司會由此炮製了北方早屬金雪狄的邪說,不斷髮動北伐,其最終目的只是為了獲取鈤元素。
當然,這已經是後話,百里燕此時是不會知道的,鈤元素是何等魔性偉大的全新元素,日後不知多少星際文明因此而遭滅頂之災。
百里燕眼下更關心的是現實利益,沒有祭司會的許可,即便是月神王布倫鐸家族,也無法違背祭司會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