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帝國行 > 第390章 轉折(4)

第390章 轉折(4) (第2/2頁)

“鹹軍這是要將瘟病散播於我軍。”

“怕是如此,我看應速速報知天王,另行請示明令。”

“傳令各營,速速向後退卻三里下寨,快!”

剛剛立定腳跟的叛軍慌忙中後撤,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生怕染病暴斃。

此時西門城頭上,百里燕哈哈大笑:

“如此聞風喪膽,看來叛軍暫時是不會攻城了。”

這時關龍翔說:

“既穩住了賊兵,又拖住了時間,令其瞻前顧後進退不能,將軍此計甚妙。”

“呵呵,若無安陵公子設計,此計又哪裡能成,少不了要死傷些人馬。對了,趙公子呢?”

“安陵賢弟回趙家了。”

“哦,魏某有一事不明,不知關龍兄能否替本將釋疑。”

“魏將軍請說。”

“魏某觀你趙家六姓人才濟濟,為何卻舊居於此地,而不為大王效力呢?”

“唉……”關龍翔嘆道:“自公良氏雄起於志國後,歷代鹹王對趙家提防甚緊,既不許遷族,也不準出仕,百餘年來都以添城為根本廣結善緣。”

百里燕很難明白家族化的根深蒂固在當下的禁忌,一個遭到排擠打壓的計程車族,往往不是一代人兩代人,是世世代代直到政權的消亡,亦或是家族瓦解。

就像前朝餘孽,哪怕是王朝滅亡了幾百年,只要當朝政權還存在,永遠要將前朝餘孽追殺倒底的道理是一樣的,因為家族的政治烙印,永遠鐫刻在家族的傳承簿上。

公良氏雄踞志國,又與趙家同根,趙家又不是凡夫俗子,承襲了貴族體制,鹹王既不能殺掉,也不能放走,殺了,等於給公良氏口實挑事,放走就是放虎歸山,人家非但不會感謝你,暗地裡還要罵你傻。

想要要重振家門,不能是天下太平的治世,非得是天下大亂群雄逐鹿,草莽群起英雄輩出的亂世。

百里燕不禁在想,自己是草莽,還算是英雄呢。

思索之際,關龍翔問道:

“魏將軍,在下有一事請教,不知將軍能否賜教。”

“關龍先生但說無妨。”

“如今佔了添城、夏渠,叛軍定是要全力反撲,將軍可有打算。”

“魏某既然敢於襲敵之後,自是料敵於前。圍攻鼎煬的雷霆叛軍八成不會大舉回援,叛軍只能從永興河撤兵反撲西郡。以關龍兄才智,想必不會多此一問吧。”

“原來如此,看來是讓魏將軍見笑了,一點在下的拙見,不足為道。”

“呵呵,關龍兄想出仕,何必自縛於人前。不妨說來,也讓魏某參詳參詳。”

“那在下就獻醜了。在下前日與安陵賢弟有言,賊兵從北海郡大舉來攻之可能較小,永興河賊兵必然要退。若是不退,北海郡賊兵就要退。北海郡賊兵若退,要面臨三個問題,其一是截斷合城賊兵與蒲城賊兵如何退,是與大軍匯合後退兵,還是原路從密林小道退兵。

其二是晉軍,晉軍縱然不會與叛軍決戰,但是二十多萬人要想打個小埋伏,將此前諸多失利找回來,並非難事。其三,鼎煬到此甚遠,叛軍二十多萬大軍上路,沒有十天半個月難以抵達。

相比之永興河賊兵,與鹹軍隔河對峙,退兵極為容易,距衛津不過七八日路程。然永興河賊兵退兵之後,情勢對鹹軍仍然不利,北海郡賊兵不退,將軍此行便是徒勞。

同時還要面對永興河退來叛軍的重兵包圍,故而若要解此困局,在下思來想去,唯有永興河鹹軍分兵北上,但叛軍必然料定鹹軍會有此舉,不知將軍如何破此死局?”

“英雄所見略同啊,關龍兄既出此言,應是已經知道此解癥結所在。”

“如此說來,永興河東岸鹹軍,當真是大舉北上攻打賊兵去了?”

“正是,否則本將來此還有何意義呢?”

“那將軍是,欲取欲還之計……”

“是,但也不是。對叛軍而言,西郡倘若只有數千鹹軍,即便丟了三城也不足為懼,但是西郡又不能不救,因為西郡民力在此,我軍佔據越久,所得民力亦越多。故而叛軍忌憚的並非我軍數千人馬,而是西郡上百萬之人力。

因此叛軍必須來救,若是不救,一兩月過後,西郡至少能有三五萬老弱雜兵或是數萬民夫,屆時叛軍身後糧道將受巨大威脅,鹹西郡也將不保。

然叛軍也知,我軍短時內襲取西郡三城之後,北海郡情勢仍不得解,但是若從永興河西岸撤兵,東岸鹹軍必然分兵北上馳援,北海郡形勢便可轉危為安。

故而叛軍斷然不會讓永興河東岸鹹軍順利北上,因此必有詐計,定是待我永興河大軍準備分兵北上之際,叛軍突然殺回河邊,給予當頭棒喝,而後再次西撤馳援西郡。鹹軍遭受突如其來重創,便很難下定決心舉兵北上。”

最新小說: 魔蟲火影行 公子囚之策妃謀天下 王者榮耀之流螢之詩 無盡次元之日常 火影之滅龍 異世人的遊戲人生 風塵偵探團 我的靈界女友 死神之宇智波斑 亂世逐鹿:從打獵養嬌妻開始 讓你入京當質子,你登基為帝? 我就上山打個獵,你讓我逐鹿中原? 無神論者與諸神 大宋謎案錄 神的遺留國度 第三性別 冠軍足球 遊戲王祈願之雙劍 異界的艾澤拉斯軍團 在我的魔法面前跪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