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頭的投降,手下沒有不投降的道理,在封建軍政體系之下,軍官往往一呼百應,歷史上無數次的叛亂,無不是權貴和將領、軍官拉起的杆子。
百夫長一聲令下,其手下的幾十號人毫不猶豫解下右臂白巾,其餘已經被打散的建制的叛軍和民軍,在百里燕威逼之下很快就範,相繼扯下了右臂的白巾表示易幟。
此時典崑率兵擊潰東側叛軍,正朝著小街方向而來:
“將軍,梁軍殺過來了!”蔣傑道。
“你帶弟兄們穩住他們,本將前去接頭。”
“諾!”
多事之秋小心為妙,誰也不知到這些個叛來叛去的降兵能不能靠得住,萬一詐降從背後一刀,誰也頂不住。
梁軍此時已經殺到小街,卻沒進來,而是佈下了多人堵住出口,防止叛軍從小街之內再次殺出。
百里燕小心來到路口,確定是梁軍無疑,便是上前喊話:
“本將魏賢,梁軍莫要放箭。”
梁軍已經得到命令,一旦發現魏賢蹤跡即刻接應。雖然沒多少人真認識百里燕,但到了這個份上,也沒人懷疑有誰跳出來冒名頂替的:
此時梁軍一個什長躲在木盾之後喊道:
“閣下便是魏將軍嗎!”
“正是本將,速帶人馬前來接應。”
“你等著!”
什長說罷,便是將訊息報給典崑,典崑聞訊便下令停止突擊全線收縮,隨即掉頭撤往小街去見百里燕。
“魏賢將軍,現在情況如何!”
“唉……一言難盡。全城除了王宮和城南大營,其餘各出全都已落入叛軍手中。”
“那可知叛軍有多少人馬。”
“最少三四萬吧!”
“這麼多,你們鹹軍都反了不成!”典崑氣憤說道,按這個數,陔陵攏共只有四萬人馬,全都叛亂了,鹹王還有命活?哪裡還撐得到明天天亮,這不是分分鐘要死的節奏嗎。
百里燕這時說道:
“也不全是,黑巾軍提前潛入了不少人馬,叛軍當中倒也並非全是鹹軍,內宮禁軍應該尚在大王掌握之中,叛軍正在攻打的城南,是城府司馬欒衝所部,欒衝應當尚沒有造反,故而叛軍才會先攻城南大營。”
典崑眼珠一轉,心想你騙鬼呢,誰知道你不是一肚子壞水,拖我們下水。
“魏將軍,侯爺正在府中等候,此處本將來斷後,你率人馬撤入府中。”
“那好,多謝典將軍。”
典崑這時卻不溫不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