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罪定是逃不過,但不是現在,至少得等軍民撤出邵平之後,再殺他,你怎問起此事?”
司空南吞吞吐吐道:
“是,是廖小姐。”
“廖小姐?哪個廖小姐?”
司空南詳細道出實情,百里燕聞之動容,一息長嘆道:
“亂世悲歡皆苦難,人人都有道不盡的悲慘。廖小姐之事你自己看著辦吧。但凡被擄來的女子,有家的回家,沒家的隨陳飛時大都督的水軍撤往永興河,將來願意嫁人的嫁人,不願嫁人的可進工坊做工,總之能養活自己就行。”
“謝將軍!”
“趕緊回營歇息吧,明後兩日黑巾軍定是有詐術,明日一早,向各營交代清楚,莫要中了奸計。”
“諾!”
百里燕開始擔心,黑巾軍興師動眾而來,定是要殲滅鹹軍三萬騎兵,否則前番十萬輜重營的損失也就太慘重了。
此番在失邵平,前後便損失近三十萬人口,一旦開了這個先例,對其後方的穩定,無疑將是沉重負擔,黑巾軍將不得不分散兵力,固守腹地城池,如此便達不到集中兵力決戰都郡的戰略目標。
回到營中,方千來回走在百里燕帳外,方才的軍機會方千、陸肇、白郃等新歸附將領未能列席,也不知方千此來究竟何意。
“都這麼晚了,方將軍還未歇息。”
“方某見過魏將軍。”方千行了一禮道。
“方將軍請免禮,進帳說吧。”
“謝魏將軍。”
進入帳中,百里燕倒了碗水喝了兩口:
“方將軍找魏某不知所為何事?”
“方某反叛母國助紂為虐,竟被矇在鼓裡,想來慚愧。”
“此事也全怪不得方將軍,你們都是中下級將官,聽命於各自上司,連大都督一層將官都譁變,你等都是提腦袋吃飯,惟軍命是從,這也怪不得你們。
將軍若是為此前做下的惡事而心中內疚,魏某隻能勸將軍今後好自為之。人死不能復生,過去就過去吧。”
“將軍真乃大智大善之人!”
百里燕苦笑道:
“世道如此,人都生不由己。魏某也是生不逢時,本想做個郎中過個太平日子,卻不想硬著頭皮拿刀殺人。我是個歧國人,卻也在為鹹國效力,方將軍此來不是還想著回徐國國吧。”
“不,不是。鹹軍仁厚,我等此時還鄉無異於自尋死路。今日與眾弟兄商議,有兩百多弟兄願為將軍效力,還望將軍不棄,善待他們。”
“原是這樣……”百里燕猶豫片刻道:“你們本是徐國鎮北軍,徐國的精銳都集中在南境千嶽山方向,常年鎮守千嶽山,故而鎮北軍戰力不強。
並非本將嫌棄你等,而是魏某本是歧國人,深受鹹王重用,也是因與鹹國有生死患難之交,若是藉機擴充人馬,不免給人以口實。
因此,方將軍的弟兄暫且由方將軍率領,返回永興河後魏某還有另外安排。”
“將軍高瞻遠矚,方某欽佩。若有驅使,方某定效犬馬之勞。”
“驅使萬萬不敢。只是此番我軍西進,俘獲大量志國、孫國人之外,還有不少徐國人。黑巾之亂,鹹國損失慘重,這些外民全部遣返會母國,短時已不可能。
目下只能安置於鹹國治下,為鹹國耕種,但眾人心中定然有所不服。因此本將軍想令方將軍代為治理徐國外民,在永興河畔屯墾,並募壯丁鄉勇,農時屯坑,閒時操典備戰,戰時為我軍輸送糧草,亦或者徵入我軍作戰,但凡軍功賞罰升遷,與我鹹國將士一視同仁,不知方將軍意下如何。”
“將軍這是在為徐國百姓謀生!”
“算是吧,外民在鹹國若不能加以管束,久則生患,不可不查。若能加以教化引導,便是不可估量之力,方將軍責任重大,還望好自珍惜。”
大量外民進入鹹國腹地,一時半會兒難以有效組織起來,必須利用外民當中願意為鹹軍效力的人將他們組織起來。方千不願再戰,百里燕有意用他整合徐國新附民,最好是能將各國的外民打亂既有的文化隔閡,相互之間通婚嫁娶,打破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的隔閡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