錳鋼淬火後的硬度要遠高於淬火後的碳鋼,荒村產的鋼雖不能說是符合現代標準的碳鋼,但至少已經是鋼鐵。能劈開金雪狄長劍,純屬是金雪狄冶煉技術落後的僥倖。
金雪狄雖說是偶然發現了錳礦石與鐵結合後,有提升鐵基金屬效能的好處,但是他們不可能掌握製備純猛金屬的技術,也沒有煉焦鍊鋼得到好鋼的技術。
兩種因素相互影響之下,他們的鐵劍質地上依然要比荒村的鋼差上許多。即便如此,真要是讓金雪狄攻入中原腹地,其十萬大軍的戰力,足可抵擋上三十萬裝備青銅兵器的精銳軍團。
百里燕(既魏賢)此刻無法想像,金雪狄北上後會是什麼後果。
收起橫刀,喝了口水,百里燕沉默片刻又接著說道:
“齊墨大師,鍊鋼之法在下可以考慮轉讓給砡工派,但必須答應本將軍三個條件。”
聞訊百里燕願意技術轉讓,齊墨欣喜之色溢於言表:
“將軍請說,在下定會將魏將軍所提條件轉達掌門。”
“這第一條,鍊鋼之法可以轉讓予砡工派,但二十年內砡工派不得向外傳授鍊鋼之法,否則今後本將再有新創冶鐵之術,一概免談。”
“這……這怎麼可以,精鐵冶煉之法本為我王師所用,若不能普及,豈不束之高閣?”
“齊墨大師且聽在下說完,再做定論也不遲。”百里燕鄭重說道。
“那好,魏將軍請說。”
“這第二條,本將允許砡工派以鍊鋼之法鍛造出售兵刃器械,賺取利潤,但是利潤得分魏某兩成,但凡是砡工派供應不足之處,有鹹國供應,摺合所有成本後,所得利潤的一成歸鹹國所有,一成歸魏某所有,而我鹹國出售之鋼刃利潤權歸我國所有。
第三條,砡工派需派大師常駐鹹國,為抵禦黑巾軍出力,為期二十年,二十年後第一條自動失效,砡工派所派大師可自行決定去留,此三條齊墨大師以為如何。”
“這……裡外算起來,鹹國倒是一點不虧啊。”
“可砡工派也不虧,二十年並不長,本將軍總不能將鹹國命脈拱手送給列國,日後以鹹國之鍊鋼法,再來攻打鹹國,如此豈非作繭自縛。
況且說,鹹國五年前被晉國佔去八分之一國土,如今又被黑巾軍佔了近五分之二,這要是他國再起歹心,本將豈不成了禍國殃民的罪人。”
“嗯,將軍所言有理,不過此事幹系重大,需得由掌門決定此事,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可以,正月之後,我軍要在永興河畔修築新城,倘若掌門有誠意,不妨派些匠師與營造大師前來助我軍一臂之力。”
“此事好說,只要掌門首肯,想必定會助鹹軍討伐暴逆,為天下蒼生謀得太平盛世。”
砡工派的裝置遠比列國軍器監、工造坊的裝置更加齊備,批次生產兵器問題不大,問題在與沒有足夠的鐵料、煤炭供砡工派消耗。
時下鐵礦、煤炭受到列國嚴格管制,鐵料更是嚴禁出口的戰略物資,列國無法生產上等優質的鋼刀,屆時就只能將煤炭、鐵料送至砡工派領地委託砡工派代為生產加工。
如此便限制了列國裝備鋼製兵器的時間和速度,砡工派也能坐地起價收取各種好處,這個惡人砡工派自己做。
同時砡工派生產能力有限,遠不足以滿足列國軍隊裝備速度,考慮到這一點,百里燕在鹹國開通貿易渠道,將富餘的軍械透過砡工派出售,賺取利潤的同時,又能充實鹹國和百里燕自己的小金庫,可謂是一舉兩得。
鹹國這艘破船風雨飄搖,守著技術不掙錢,到頭來還是會被別有用心之人偷走。與其這樣,不如靈活變通,先把好處撈在手裡,壯大自己再說。
與齊墨談完三項條件,齊墨再次詢問錳礦如何尋找,百里燕只是苦笑,不禁心想齊墨的心未免太大,還想煉出錳鋼不成。
且不說錳鋼是合金,如何冶煉需要研究,他百里燕至多提供前世認知的元素比例,如何冶煉他沒有太多可提供的知識。且以當下的技術,發展特性穩定的錳鋼代價很大。
其次,百里燕對礦物的認知大多來自前世的母親,但也僅僅對鐵礦、銅礦、煤礦、石油等常見礦中較為了解,錳礦這等生活中幾乎不會接觸的礦物,百里燕當年也不曾放在心上,誰能想到自己會兩世為人,出現在另一個空間時代。
鐵礦石伴生物中含有砷、鉛、鋅、鉻、銅、鈦、錳等元素,其中錳元素含量是極少的,且猛極容易與氧氣反應形成化合物,加上密度比鐵小,熔鍊時需要新增催化劑,讓錳元素能夠均勻分佈與鐵水之中,而非浮在最上層的雜質當中。
因此如果沒有催化劑,鐵礦石中的極微的錳元素,多半會變成浮在鐵水上的雜質而被清理掉,無法均勻融入鐵質當中。
其次是如此微量的錳,無法對鐵基金屬產生質的改變,因此並無多大用處。
若要找錳礦,更多的還是隻能靠運氣和偶然發現。或者說,將來有了充足的人力資源和完善的科學體系,可以發動上山下鄉運動,把整個鹹國都捋一遍,倒也不是不可以。但就眼下而言,直接發兵南下攻打金雪狄佔了他們的錳礦反而比較現實。